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通過復核企業名單上,成都新增67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超過一半。截至目前,成都共培育1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8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100余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隊伍蔚然成勢,躋身全國第一梯隊。
專精特新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中小企業,發揮著“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的關鍵作用。
在成都推進產業建圈強鏈過程中,專精特新企業發揮了哪些作用?未來成都如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
成為建圈強鏈行動生力軍
今年4月,成都優化調整生態圈和產業鏈體系,布局電子信息、數字經濟、航空航天、現代交通、綠色低碳、大健康、新消費、現代農業等8個產業生態圈,主攻28條重點產業鏈。
記者梳理成都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發現,企業類型和產業生態圈高度契合。成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分布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數字經濟和綠色低碳4大產業生態圈。其中,電子信息類企業73家,占比高達25%。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成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不斷推進,專精特新呈現“老帶新”的態勢,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走上提能升級之路。
國內投影機市場出貨量第一的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底被評為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極米投影設備配套使用的激光屏幕來自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于2021年8月躋身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在這些專精特新企業的帶動下,一條無屏顯示產業鏈在川應運而生,全省激光投影等無屏顯示占全國出貨量約40%。
“專精特新企業產業布局高端、市場占有率高,對區域經濟貢獻率較高、帶動作用明顯!背啥际薪浶啪质行陆洕嚓P負責人表示,成都正以重點產業鏈為主線,不斷穩定供應鏈、配置要素鏈、培育創新鏈、提升價值鏈,積極構建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為支撐的協同發展產業體系。
到2025年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上萬家
創新是專精特新企業的靈魂。數據顯示,我省平均每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投入研發費用超過1700萬元,研發強度平均水平近8%,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
支持創新就要促使專精特新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全力支持企業聚焦建圈強鏈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開展“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和重大創新產品研制。此外,強化金融、財政保障,建立健全分級獎補機制,激勵引導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在企業培育中,除了資金和政策支持外,還需通過專業化的引導和服務,幫助企業減少盲目性,明確技術研發重點、發展方向和未來市場。
目前,成都已建立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對一”服務機制,為每家企業派駐服務專員,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難題。打出針對性政策“組合拳”,為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全覆蓋、全周期的政策支持。
計劃到2025年,成都將累計培育1萬家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3000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0家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記者 寇敏芳)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