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城市打上一個標簽,那成都無疑就是“安逸”,這個方言詞匯準確概括了這里幸福美好的生活狀態,也呈現出成都人文明友善的氣質胸懷。
自2009年起,成都已經連續14年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幸福是什么?是一個個向好喜人的數據,是經濟、生態、文化、消費等多個維度的考量,更是一種樂觀積極的精神風貌。
幸福成都,美在文明。近年來,成都切實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在潤物細無聲中形成向上向善的城市風尚。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總是笑容滿面、友好待人,詮釋了“安逸”的內涵,擦亮了文明的名片。


嵌入式場景營造
文明是幸福的模樣
濯錦江邊、萬里橋畔、青羊宮外、望江樓下,成都的這些場景頻頻被寫入古詩詞,吟唱至今。成都將文明風尚嵌入詩情畫意的場景,引導廣大市民參與文明、踐行文明、樂享文明。
從望江樓上望江流的望江樓公園到蓉城新名片城市音樂廳,從眾人熙熙如登春臺的春熙路到愛情神話琴臺路,成都串聯城市地標、煙火街巷、公園綠道等開展“Citywalk看文明”漫游體驗,不斷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幸福生活品質。
春天的花重錦官,夏天的音樂啤酒,秋天的豐收美食,冬天的冰雪消費。今年5月,成都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實施《成都‘新十二月市’促消費活動實施方案》,成都將文明元素融入其中,成立志愿服務隊,打造文明微景觀,聯合行業協會,在餐飲、酒店、景區等深入開展“微笑服務”“誠信經營”“光盤有禮”等文明倡導行動。


五月天、張學友、陳奕迅接踵而來;金牌球市再現,“成都雄起”不絕于耳,今年的成都,文體觀演熱火朝天。成都市文明辦與蓉城足球俱樂部合作,在4萬人鳳凰山體育場構筑文明觀賽場景,邀請明星球員發出文明倡議,重要賽事播報文明倡議、設置文明打卡小站、贈送文明小貼紙、垃圾袋。大片云集,院線消費回暖,成都在萬達影院、新禾影院、北京華聯等大型院線打造“文明時光影廳”,設置“你文明的樣子最美”打卡點,影片開始前播放文明倡導宣傳片,推動市民在觀影之余浸潤文明之美。
丞相祠堂今猶在,金沙夢回古蜀時。在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熊貓基地、都江堰等景區,小小講解員志愿者引經據典講述古往今來的故事,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文明實踐活動層出不窮,愛教基地、文博場館、社區美空間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志愿講解,服務時長已累計超3000小時。
著眼群眾需求
文明是工作的靶向
門外是人聲鼎沸、煙火十足的菜市;門內是窗明幾凈、書香滿溢的書屋。今年國慶,成都首批“菜市書屋”建成開放,在農貿市場設立獨立空間配置書柜、圖書、桌椅等,菜市商家、市民不出菜市就能免費享受公共文化服務。

文明是市民的切身利益,文明是市民的幸福密碼。近日,成都召開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部署,推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不斷滿足人們對安居樂業、美好生活、精神富足的向往。

在“山上·文明里”——成都市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公園,50余組親子家庭圍坐一起,全神貫注傾聽第七屆成都市道德模范、非遺剪紙傳承人冷冰講解。類似的活動場景,每天都在成都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發生。據統計,成都市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3329個,平均每天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超800場,約有3萬余人次通過成都志愿者服務平臺——“文明興蓉”參與文明實踐或志愿服務活動。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環城綠道上志愿服務蔚然成風,環城生態區15分鐘綠道文明實踐圈正在加快構建,日均600余名志愿者微笑上崗,服務騎游市民1萬余人次;文明浸潤,細水長流。成都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成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會,啟動“文明月月行”,廣泛動員餐飲、旅游、物業等領域近百家專業社會組織和企業開展各類文明主題活動1萬余場;佳節頻至,喜樂平安。成都常態化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今年以來圍繞50余個節日、紀念日、主題日等時間節點分類開展群眾性活動10萬余場,線上線下覆蓋市民1000余萬人次。
成都踐行創建為民惠民靠民宗旨,深入開展老舊小區改造等六大專項提升行動,實現城市“面子”和文明“里子”雙提升。如今的成都,全國百強區(縣)達11個,人才總量達622.3萬人;12345親清在線滿意度90%以上,12345市民熱線受理社會訴求累計超2800萬件;601個老舊小區、167個農貿市場、1061條背街小巷、5094戶棚戶區得到提升改善,這一組組扎實的數據,都在“數說”著成都式幸福。
習慣于崇德向善
文明是城市的群像

如果遇到困難,和服務員“對暗號”,說一句“牛肉面不要牛肉”,吃完直接走。11月初,成都廣和一街一家愛心面館的招牌廣告被人拍下發到網上,頓時引起熱議,沖上熱搜,人民日報、央視網等紛紛轉載。高升橋兩名藏族姑娘跪地救助疾病男子,四川女孩國慶假期在重慶救人,六勇士鬧市區制服持刀歹徒,鄰居家起火200斤小伙撞門救火……成都的正能量熱搜不勝枚舉,時刻涌現。

善良是不自覺的本色,熱情是藏不住的沖動,成都人的友善勇敢與生俱來,刻進基因,成就了一座城的溫暖。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值得褒獎,每一次正義的行為都值得肯定,每一個暖心的故事都值得傳頌。近年來,成都啟動“平凡之善”活動,尋找征集市井街巷里的凡人善舉,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明辦送上“平凡之善”紀念卡,讓施善者無所求卻“滿載而歸”。

今年9月,第七屆成都市道德模范授獎儀式舉行,通過基層推薦、群眾推舉、專家評審、媒體公示而產生的50名(組)道德模范接受表彰并分享他們的正能量故事。一座城市最美的風景是人,道德滋養榜樣引領,讓成都人愿意在地鐵長時間扶住殘疾人輪椅,愿意在狂風中合力抬起廣告牌救人、愿意在鄰居家失火時奮不顧身沖入火海、愿意助弱扶殘傳遞孝悌之情、愿意誠信為本堅守承諾……用實際行動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截至目前,成都已推選出劉傳建、吳永秀、劉源、譚東等4名全國道德模范,樊建川、梁宗安等17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35名四川省道德模范、368名成都市道德模范。他們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時代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升華到了新的高度,他們用道德力量散發的光熱和溫暖,助力社會文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