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7日電 (記者 王鵬)由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與國際唱片業協會北京代表處主辦的第三屆新時代著作權集體管理論壇近日在成都舉辦。

本屆論壇是第九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來自政府管理部門、海內外集體管理組織、司法機構的嘉賓和業界代表就國內外集體管理的最新發展動向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多維度探討。
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趙秀玲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國版權事業實現了突破性進展,中國特色版權治理體系日益完備,版權發展環境持續向好,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增強。集體管理組織在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作為權利人和使用者之間的橋梁,為實現各方利益、促進作品傳播、推動國家文化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未來工作展望中,趙秀玲提出了加快立法進程、強化監管、提升集體管理效能、加大宣傳力度等工作要求。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策法制司司長王自強剖析了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的特殊性,指出著作權與有形財產權和其他知識產權存在差異,作為一種廣義民事權利,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的設計需要符合特殊性,不能簡單看待成一般規律的延伸。他呼吁在中國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發展中,要多借鑒域外經驗、重視完善法律制度,還要加強理論研究并強化組織自身建設。
同樣強調了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的,還有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陶。他在對德國集體管理組織費率協商異議機制的最新立法進行分析后提出,我國需盡快制定具有拘束力和執行力的法律法規,為費率爭議解決提供實施保障,建立健全獨立高效專業的費率爭議解決機制。
關于如何制定著作權集體管理費率這個關鍵問題,英國唱片表演權協會首席執行官皮特·利瑟姆,就英國唱片表演權協會制定費率的流程、定價策略、組織自覺和費率爭端解決都進行了詳細的分享。
此外,中國國家版權局國際版權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胡開忠針對我國目前著作權集體管理使用費標準所面臨的困境,提出了增加參考因素、考慮權利經濟價值和市場環境變化等建議,并給出了具體的著作權使用費標準協商程序設計,如設立費率仲裁委員會、培養專業人員、明確協商和裁決程序等。
在論壇上,音集協還向大力支持卡拉OK和營業場所背景音樂著作權使用費收取工作的五家單位頒發了“音樂錄音制品版權保護優秀單位”證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