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成都市外辦獲悉,《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于12月13日在阿聯酋迪拜閉幕。成都市近零碳社區建設實踐案例登陸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展示了中國城市氣候行動經驗。
在COP28“中國角”,顯示屏上播放著由成都市政府外辦、市委社治委、市生態環境局共同制作的成都案例短片,向國際社會分享了成都建設近零碳社區的做法和在社區層面開展氣候行動的積極探索。近零碳社區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氣候行動,旨在通過優化空間格局、提升能源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改善出行方式、提高碳匯能力等措施,實現社區內的凈零碳排放,提高社區的生態、經濟、社會三方面的綜合效益。
在COP28企業日的零碳加速度邊會上,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報送的“漁光一體”案例入選《2023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據悉,這是一種將光伏發電與現代漁業有機融合的商業模式,能夠實現水上產出清潔能源,水下產出優質通威魚,不斷提高水產養殖自動化、智能化、規模化,同時保障水下產出綠色安全水產品。
此外,由成都“碳惠天府”綠色公益平臺參與編寫的《2023碳普惠發展白皮書》作為中國乃至全球首部以產業參與及用戶行為分析為主的碳普惠領域白皮書在COP28上面向全球發布。
據了解,此前,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發布了《綠色繁榮社區——以“15分鐘城市”為特征的邁向凈零排放之路》全球指南框架,為社區“凈零”排放提供框架和路徑。成都率先加入C40“綠色繁榮社區”全球論壇,成為全球首批試點城市,拓展近零碳社區建設領域國際合作。
下一步,成都將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以實現“雙碳”目標為引領,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探索新路徑、貢獻新智慧、提供新啟示。成都將繼續與國內外各方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共建美好家園。(記者 楊帆 劉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