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辭舊迎新。1月1日,成都疾控提醒廣大市民,當前各種呼吸道傳染病威脅仍然需要重視,提醒繼續做好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溫馨提示:關注天氣變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防寒保暖及重污染天氣下的防護。
“當前成都市流感活動強度仍處于季節性高發水平,需持續關注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成都疾控提醒,流感會出現39℃到40℃的發熱,肌肉關節酸痛,咽痛、咳嗽等癥狀;肺炎支原體感染會出現發熱(中高熱),陣發性、刺激性咳嗽癥狀;新冠會出現發熱、咽痛、咳嗽、肌肉酸痛、頭痛等癥狀。建議科學佩戴口罩、開窗通風、保持環境衛生,做到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量運動、關注病情變化,積極接種流感、新冠疫苗等。
成都疾控還提醒,從當前一直到2024年2月都要注意PM2.5和PM10污染物帶來的影響。重污染天氣可能帶來的急性危害包括咳嗽、咽喉痛、眼部刺激等,誘發哮喘、過敏、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疾病,也可能誘發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建議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老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的重點人群盡量避免外出,必須外出時要科學佩戴口罩,外出后及時清洗面部、鼻腔及雙手皮膚,注意不吸煙、少飲酒,選擇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在家里使用濕潤抹布、拖布打掃室內,避免揚塵,減少高溫下煎炒炸等烹調活動,如有條件可使用空氣凈化裝置等。
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也需要警惕。“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都是高發月,12月到1月達到高峰。”成都疾控專家提醒,當在室內燃煤、燒炭取暖或吃火鍋、燒烤時注意通風換氣,洗澡時要注意保持良好通風,浴室門窗不要緊閉,車輛停放在車庫、地下室時要關閉發動機,避免開啟空調在車內睡覺,有條件可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一旦出現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輕度中毒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心悸、四肢無力、嗜睡、意識模糊等癥狀,中度中毒可能出現虛脫或昏迷、皮膚和黏膜呈櫻桃紅色,重度中毒出現深度昏迷、對外界刺激無反應、呼吸急促、血壓下降、嚴重者可致死亡等。
成都疾控對寒潮帶來的影響做出提示:寒潮是冷空氣大規模侵襲造成劇烈降溫的天氣活動,易造成淺表皮膚損害而形成凍瘡,加重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患者疼痛,易引起慢阻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易引發心絞痛、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可能加重泌尿系統疾病和內分泌系統疾病。專家建議,居民要關注自身體溫變化,若出現體溫低于35℃,寒顫、虛脫,言語不清等癥狀,應立即就醫。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出入溫暖室內時也要注意溫度緩沖,不宜忽冷忽熱。
成都疾控還提醒,冬春季是諾如病毒感染的流行高峰,可能出現嘔吐、腹瀉、腹痛或上腹不適、食欲不振、發熱等癥狀,預防建議不吃生的海/水產品,規范處置吐瀉物,做好手衛生、環境清潔及消毒,做到患兒居家隔離,加強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監測及衛生意識。(記者 魏馮)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