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尤其關注供應鏈的穩定性和供應鏈成本,希望成都相關部門為公司打造穩定的供應鏈提供保障。”“四川和成都正在推動‘智改數轉’,作為制造業企業,我們不僅在成都大力推動新項目建設,還積極參與當地‘智改數轉’,向同行分享公司的數字化實踐經驗,幫助成都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
一邊是企業代表,另一邊是政府部門,雙方相向而坐。企業代表提出發展訴求,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當面回復,給出解決辦法。一些當場無法解決的問題,政府部門一一記錄下來,給出解答的“時間表”。
2月23日,主題為“親清助企 心心向蓉”的在蓉外資企業元宵政企交流會在成都舉行。現場,來自成都本地的11家外資企業代表與成都市投資促進局及相關區(市)縣投促部門負責同志齊聚一堂,就新年里如何推動外資企業發展進行交流。
保鏈穩鏈受關注
企業期待在成都拓寬市場空間
23日召開的這場活動旨在觀察落實成都市提能“12345親清在線”做優一流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的精神,通過政企面對面交流,了解外企發展訴求,持續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截至去年,成都全市經營主體增至389萬戶、居副省級城市第2位。龐大的經營主體中,成都外資企業發展情況如何?成都市投促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新設外資企業713家,平均每天新增2家外商投資企業,外商直接投資22.9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成都對外開放和產業建圈強鏈的重要力量。經營主體還有哪些新期待?現場,參會外資企業代表表達了一些發展訴求。
“我們尤其關注供應鏈的順暢和成本。”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華西政府事務總監顧儀說,企業在成都發展過程中,供應鏈從未中斷過,生產業務一直沒有受到影響,這是成都良好的營商環境帶來的利好。
在點贊成都營商環境的同時,顧儀也表達了新期待:“企業既關注供應鏈的暢通,也關注供應鏈和能源成本,期待成都相關部門為企業降低供應鏈和能源成本提供一些針對性的舉措,幫助企業保持國際競爭力。”
除了供應鏈話題受關注外,參會企業也關注市場空間拓展。“在成都發展以來,我們持續進行項目擴建,并和成都本地伙伴開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項目合作,發揮鏈主企業作用,積極融入本地產業生態圈建設。”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綜合事務總監劉力菁說,成都產業發展給企業帶來許多業務機遇,期待政府部門能夠為本地企業在重點項目合作方面提供更多平臺。
如何拉近政企溝通距離?
建立制度化交流機制成為共識
如何服務經營主體更好發展,政企面對面溝通尤為關鍵,現場有企業提出,期待成都相關部門加強企業走訪,打造制度化的政企交流機制,為企業發展定期把脈。“作為白酒行業企業,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發展帶動成都白酒產業的發展,期待企業的一些想法和需求能夠及時得到政府部門的關注,這離不開政企溝通,尤其是通過定期的交流機制。”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兼總部政府事務負責人王成兵說。
沃爾瑪(四川)百貨有限公司事務部四川區域總經理胡燕也期待加強政企溝通。“非常期待成都相關政府部門多到我們的商場進行走訪調研,在成都,無論去哪個門店,我們隨時歡迎。”胡燕向成都投促部門負責同志發出邀請,在她看來,政企面對面溝通,邀請政府部門負責人到企業一線調研,更能了解企業實際問題。
除了期待加強政企溝通外,現場外資企業也關注能源保障和人才招引。“在燃氣價格方面,我們期待能夠享受更加優惠的價格。”王成兵建議,期待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探索實施階梯氣價政策,幫助企業降低能源成本。
“我們對人員需求較大,目前人才招引渠道集中在少數人力資源平臺,造成企業招才引才成本較大,期待政府部門在企業人才招引方面提供更多幫助。”中糧可口可樂飲料(四川)有限公司工會主席陳軍說。
這次活動,來自成都的11家外資企業圍繞自身及行業發展提出的問題訴求均被現場投促部門負責同志逐一記錄,有企業在現場找到了“答案”。一些在現場無法立刻回應的問題,投促部門負責同志當面表示,將細化研究并給出解答“時間表”。
成都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搭建常態化政企交流平臺,每季度開展在蓉外資企業圓桌會,定期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區(市)縣與企業面對面交流,采納企業對成都工作的各項建議,落實外企服務和投訴機制,竭盡全力為企業投資提供智慧高效的服務,與企業同向而行、同心協力、同頻共振,凝聚合力打造親清統一、親清有為的營商環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宋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