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31日電 (吳平華)31日,由成都市青羊區文體旅局主辦、青羊區文化館承辦的青羊區“非遺在社區”系列活動之“處暑·暑散涼風起”2024處暑節氣活動在寬窄有度美學空間舉行。

“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處暑的習俗是祭祖迎秋、吃鴨子和放河燈。”……當日上午10點,節氣文化課堂開課,國學老師分享了二十四節氣——處暑時節的由來及習俗,并圍繞處暑習俗與大家猜謎互動,現場的大小朋友們都非常踴躍地舉手搶答。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處暑過了之后,早晚就涼快起來,古人的節氣真的很準。”前來參加活動的家長表示,上了一堂節氣課,受益匪淺,佩服古人的智慧,更懂得節氣真實含義。
隨后的非遺民俗體驗活動,在手工指導老師和非遺傳承人的現場教學下,孩子們和家長精心制作“荷燈”、DIY雪泥畫和非遺繩編,在動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繩編,鍛煉了動手能力,還能把做的東西帶回家當裝飾品。”住在商業街的文雯一邊跟著老師學,一邊想著把回家怎么掛好看。
青羊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將非遺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銜接起來,讓節氣中蘊含的習俗和文化內涵更好地傳承下去,接下來“非遺在社區”系列活動之“二十四節氣”特色民俗體驗活動還將邀請青羊區的非遺傳承人參與其中,讓節氣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