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6日電(王爵)近日,成都市溫江花木(農產品)進出口園區傳來消息,該園區成功搭建起中非農產品合作的橋梁,將遠自東非肯尼亞的優質牛油果引進國內,翻開了中非貿易往來新篇章,為推動國家館貿易平臺的建立注入了強勁動力。

從東非的陽光雨露到天府之國的繁華市井,肯尼亞牛油果的旅程,是中非經貿合作的新篇章。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3年中國牛油果進口貿易總量為6.56萬噸,總額為1.51億美元,特別地,從非洲國家如肯尼亞的進口牛油果金額實現了大幅增長,同比增長率高達624%。

此次牛油果進口項目,是溫江花木(農產品)進出口園區深入調研市場需求、精準對接國際資源的一次成功實踐。牛油果的順利入市,不僅豐富了國內水果市場的供應結構,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健康食品的需求,更為非洲國家的農產品出口開辟了新路徑,促進了雙邊貿易的多元化和平衡發展。
“我們不僅僅是在進口一種水果,更是為中非國家館貿易平臺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民建會員、進出口園區運營單位的集團分管領導杭州園林綠化股份發展中心副總裁陳振華先生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悉,該園區運營公司是民建溫江區總支會員企業,該平臺旨在通過搭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示交易平臺,促進中非兩國乃至全球多國間的經貿往來與合作。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該園區目前已助力四川地區的新能源、電動車、家電及農業等眾多領域的優秀企業,跨越國界,拓展非洲市場,進一步彰顯了其在促進國際貿易合作中的積極作用與深遠影響。
近年來,在中非合作論壇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框架下,中非農業務實合作碩果累累。溫江花木(農產品)進出口園區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搭建起與非洲國家經貿合作的橋梁,不僅是“引進來",更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實現互利共贏。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農作物品種和農科技術在非洲大陸生根發芽,而非洲的特色農產品也跨越山海豐富了中國人的餐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