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9月26日電 (記者 呂楊)記者9月26日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當地時間9月25日,在荷蘭烏特勒支市舉行的2024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世界綠色城市頒獎典禮上,成都市“城市綠心計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發展案例)榮獲2024年“世界綠色城市大獎”以及“綠色植物促進生物多樣性與城市生態系統恢復”單項獎。

成都市“城市綠心計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發展案例),即建設世界級品質的城市綠心、國際化的城市會客廳、市民游客喜愛的生態樂園;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科學劃定1275平方公里的區域,實施生態植被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消費場景營造、限制開發強度、改善片區居住環境等措施,為市民提供開放宜居的自然空間,也為動植物棲息地保護提供支撐,形成森林與城市空間互融、生態共興、功能互補的生態格局。

據了解,2024年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世界綠色城市獎”分為“綠色植物促進生物多樣性與城市生態系統恢復”“綠色植物與氣候變化”“綠色植物與健康幸福”“綠色植物與水治理”“綠色植物與社會和諧和社區包容性”“綠色植物與城市基礎設施和宜居性”“綠色植物與城市農糧系統”等七個類別,全球21個城市入圍終審。成都市“城市綠心計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發展案例)獲得評審團隊一致認可,獲得“綠色植物促進生物多樣性與城市生態系統恢復”單項獎,并最終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在7個單項獲獎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2024年AIPH“世界綠色城市大獎”。

如今,龍泉山上,草木蔥郁、繁花片片。近年來,龍泉山以僅存的些許原始林地斑塊植物配置作為群落構建和生態修復的典型參考模式,與當地居民合作,共同開展生態建設,先對重點林區進行生態修復和提升,再逐步恢復其他區域。通過修復龍泉山森林體系,構建“城市海綿體”山體,最大化留水用水。經過近幾年的生態保護修復,土壤侵蝕模數成功降低了240.5噸/平方公里·年,減少了水土流失。生態本底持續充“植”,數據是最好的佐證。5年以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新增造林約7060萬平方米,為成都市民人均新增森林面積約3.35平方米,年均固定二氧化碳121.8萬噸、釋放氧氣88.9萬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