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7日電 以“變革與挑戰時代背景下的國際投資法”為主題的2024中國國際投資仲裁常設論壇年會26日在成都舉辦。
據悉,本次年會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下稱貿仲)、中國國際投資仲裁常設論壇(下稱常設論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國際投資仲裁爭端解決中心(ICSID)共同主辦,由貿仲四川分會、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共同承辦,支持機構為常設論壇其他成員機構和四川大學法學院。政府部門代表、仲裁員、學者、律師、公司法務、高校師生、企業家等近200人現場參會,會議全程網絡直播。
開幕式上,UNCITRAL秘書長Anna Joubin-Bret,商務部條法司二級巡視員(副司級)于寧,貿仲副主任兼秘書長、常設論壇主席王承杰現場致辭,ICSID秘書長Martina Polasek視頻致辭。

于寧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國際投資規則發展處在分杈路口,近年來投資便利化規則在多雙邊場合取得可喜進展,可持續發展理念越來越多被納入新投資協定,但新締結的投資協定數量處于低位,各國對于投資規則該如何發展有很多分歧。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中方認為,不能放棄締結投資協定的初衷。投資協定能夠擴清東道國的權力邊界,給予外國投資者穩定的法律預期,保護其合法權益,進而促進全球投資的流動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更需要在維護政策監管權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利之間保持平衡,引導投資規則向更加自由化、便利化、合理化,促進與保護并重的方向發展,發揮投資協定促進投資流動的積極作用,推動形成更加開放、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經濟。
本次會議匯集近二十位國際和國內頂尖的、最具代表性的投資仲裁法律專家,聚焦研討“ISDS改革中的關鍵問題”和“國際投資法的前沿問題”。投資者—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ISDS)是當前解決國際投資爭端的主要法律途徑,也是完善全球投資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通過ISDS機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的國際投資爭端解決機制,平衡投資者合法權益與東道國的主權和公共利益、維護健康穩定的國際投資秩序,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此外,年會還研討了國際投資法領域關于如何處理投資爭端中的環境、社會及政府治理(ESG)問題以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如何使投資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在保護數據安全的同時促進數據自由流動,如何促進投資便利化條款的運用、提高投資效率等問題,都極具現實意義。
年會上還正式發布了《中國國際投資仲裁常設論壇年度報告(2022-2023)》,該年度報告由中國法治出版社出版,匯集了中國國際投資法律與仲裁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最新成果。
常設論壇由貿仲于2019年發起倡議并聯合在國際投資法研究和投資仲裁實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內7所高校和4個律所共同成立,目前有14家成員機構,貿仲是主席單位。常設論壇是我國首個全國性的國際投資法律理論與實踐研究合作平臺,也是我國首個國際投資仲裁專業研究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