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5日電(吳平華)近年來,成都青羊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巧妙運用多元調解的方式化解涉企矛盾糾紛,推動涉企矛盾糾紛源頭治理,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精準的法律服務。近日,郫都區某公司向青羊法院立案一庭李婭飛法官團隊送來一面印著“辦利企之事懷愛企之心”的錦旗,對承辦法官及調解團隊傾心調解,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減輕企業訴累表達了誠摯謝意。
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間,成都市某科技公司多次從郫都區某公司處購買機械設備及零配件,郫都區某公司按約完成了相應貨物的交付。后雙方進行對賬發現,交易的貨物貨款達364180元,郫都區某公司也已按全部貨款向成都某科技公司開具了發票,但成都某科技公司至今仍拖欠44990元貨款未支付。郫都區某公司遂向青羊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成都某科技公司支付44990元貨款。
承辦法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該案買賣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具有很大的調解可能性,如果直接作出判決,不僅傷害雙方長久的合作情誼,還會耗費雙方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于是承辦法官將案件委派給調解員,力促通過調解的方式化解糾紛。在調解過程中,承辦法官及調解員多次聯系原被告雙方,從企業經營“以和為貴”理念入手安撫雙方情緒,又根據庭審查明的事實、相關法律規定,對雙方進行釋法析理。最后,原被告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成都市某科技公司分三期向郫都區某公司支付貨款44990元。成都市某科技公司現已按期支付了第一期貨款。
該案的妥善化解,保障了郫都區某公司和成都市某科技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同時幫助企業避免了長期訴訟帶來的不確定性和負面影響。下一步,青羊法院將繼續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部署,依法保護經營主體,推動涉企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降本增效”,切切實實為企業紓困減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