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6日電 (唐倩)26日,據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消息,由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美爾研學承辦的30場“成都手作”非遺體驗活動正式收官。

據統計,30場非遺體驗活動,共計1000余位大中小學生參與,這是成都非遺首次根據年齡段來進行研學課程與線路的開發。“讓小學生認識非遺、體驗非遺,讓中學生以調研的方式研究非遺、挖掘非遺,讓大學生可以深入非遺產業,根據自己的專業為非遺發展創新集思廣益。”活動負責人稱。
在30場“成都手作”非遺體驗活動期間,各大文化地標和旅游景點成為了生動的非遺課堂。從城市中心到各區縣的非遺傳承基地,30場精心設計的非遺研學體驗課程輪番上演,涵蓋了蜀錦蜀繡、竹編、成都漆藝、草編等20余項非遺項目,讓青少年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傳統工藝的深厚底蘊。
在體驗活動中,青少年們不僅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傳承人的精湛技藝,還能在傳承人的指導下親手完成屬于自己的非遺作品。他們在絲綢小鎮錦門感受蜀錦蜀繡魅力,在洛帶古鎮感受客家擂茶風味,在明月村、蒲硯村了解非遺帶動鄉村振興……在各大文旅場景下,青少年們通過自己實踐體驗,深刻感受到了非遺技藝的精湛,逐漸領悟到傳統工藝的精髓。
在非遺傳承人的講解與引導下,青少年們深入了解非遺背后的歷史故事與文化內涵。這種親身體驗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活動不僅為青少年們搭建了一個了解非遺,傳承非遺的平臺,同時也為非遺融入文旅場地增添新動力。非遺體驗活動成為了連接傳統文化與文旅場景的重要橋梁。”活動負責人表示。
活動負責人介紹道:“我們考慮到了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需求,設置了適合他們的體驗活動課程,能夠更好促進參與我們活動的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也為傳統文化進校園貢獻新方式。”

通過參與非遺體驗活動,青少年們不僅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他們紛紛表示將積極向身邊的同學、朋友宣傳非遺,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
“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成都的文化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會推出更多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熱愛并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