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日電 (吳平華 鄭棟梁)近日,“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服務企業工作系列活動之“供需合作謀共贏產業對接促發展”2024青羊區工業企業供需對接會舉行。611所、132廠、中電科29所等6家鏈主企業及區內23家規上工業企業、15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聚一堂,搭建行業“朋友圈”、打破行業“信息差”,幫助企業鏈資源、找訂單、拓市場。
供需雙方談合作 搭建行業“朋友圈”
鏈主企業,是產業發展的領頭羊。611所、132廠作為全區航空產業發展的鏈主企業,近期有哪些科技研發、配套生產需求?廣大配套企業對此最為關注。

611所數字敏捷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裴譞表示,在實驗室相關產品領域與成果轉化方向,目前可與相關企業在新能源航空動力體制類、高效機載系統類、先進工具類等領域開展合作,歡迎廣大符合條件的企業前來洽談合作、共謀發展。
中航成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則重點介紹了民機產品配套供應商準入及考核標準體系。“我們的供方主要包括物資采購、產品外包、服務外包三個部門。”公司供應鏈管理副部長陳遠洋希望能夠攜手廣大供應商,為國家的航空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科技技術成果轉化,是推動科研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的關鍵一步。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轉化二部高級經理段冰在發布成果轉化機會清單時透露,在航空領域目前擬落地高性價比智能化快速構型無人飛行裝備、礦山封閉空間無人智能飛行器研發生產等項目。“我們擁有強大的科技技術成果轉化能力,目前正全面推動‘政、產、研、金、服、用’各主體協同。凡是有科技研發、成果轉化需求的企業,都可以與中心聯系。”段冰說道。
此次活動,既有需方需求發布,也有供方能力發布。活動中,成都宏明雙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智明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愛科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四川新蓉電纜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長波儀器有限公司等企業先后上臺發布能力清單,展示最新創新成果、介紹公司拳頭產品,以期在對接會上找到更多合作伙伴。
“智改數轉”,能夠讓生產更“智慧”、工人更“省力”。成都中科天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秩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在進行專題分享時,圍繞企業“智改數轉”“數值仿真”“上云用云”提出相關意見建議。“企業要向設計虛擬化、協同網絡化、制造少人化、產品智能化方向開展‘智改數轉’,著力打通商、研、產、供、銷、客體系。”成都中科天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解決方案工程師任少杰建議。
從對接交流現場情況看,成飛民機、新蓉電纜、秩益科技、法拉第電子等數家企業已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高效、精準的對接會。”新蓉電纜、愛科特等企業參會人員如是說。
發放政策禮包 讓企業實現惠企政策應享盡享
活動現場,主辦方一邊搭平臺、建“朋友圈”,一邊給出政策福利提高企業發展積極性。
步入會場,除活動議程外,每位企業家手中還多了一份“政策禮包”——青羊區新經濟和科技局準備的《企業全生命周期政策手冊》。從企業落地、培育、做大做優做強,到載體支持、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企業轉型升級、人才獎勵,青羊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竭誠服務企業發展。
賦能企業發展,各級層面政策組合拳正全面發力。對接會上,青羊區發改局黨組成員、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主任溫欣從國家政策層面,重點向企業家們介紹了“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三項政策。
“202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為7000億元,涉及企業項目主要包括數字化轉型試點、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溫欣舉例說,在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交通運輸、電力能源、工業制造、醫療健康、現代農業、金融服務等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支持15%。
企業如何享受到國家層面的惠企政策?溫欣建議,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和投資計劃,提前謀劃儲備項目,及時進行技改備案或項目備案。“屏幕上還有我個人電話和微信,歡迎大家保存號碼、添加好友。”溫欣說,當企業出現政策不清楚、不明白等情況時,可以跟發改、新科等部門對接,以便及時獲取政策、享受政策。
“工業企業的上下游對接,涵蓋從研發、生產到市場等多個環節。我們舉行對接會,就是讓各家企業彼此認識,建立聯系方式。有合作意愿的,會上、會后就能進行詳談。”青羊區新經濟和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常態化走訪企業、建立企業間的聯絡機制,促進信息共享、資源對接、項目合作,助力全區企業合作共贏、產業轉型升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