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AI)的迭代升級和加速應用,正推動教育教學發生深刻變革。
從課堂大數據分析到智慧學習,從精準教學到個性化作業,從數字人助教到數字體育教練……“AI+教育”場景的廣泛應用,逐步形成“以智助教、以智助學、以智助評、以智助研”,為教師教學提質增效、為學生作業減負賦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加強鍛煉、發展興趣特長、提升綜合素養。
日前,成都市教育局下發通知,將面向全市首批遴選30所左右中小學開展“人工智能+教學”試點,從資源開發、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設計、教學評價、教研活動等領域多維度進行實踐探索,推動學校精準教學、減負提質,形成一批“可落地、真管用”的典型經驗,逐步向全市中小學輻射推廣。
據悉,接下來將通過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應用,探索教學數據的常態化采集、嘗試創建精準化大數據模型、對教學行為進行智能化分析、采取精細化的教學舉措,輔助教師精準分析學情,精準開發課堂教學資源,精準生成教學問題和任務,精準反饋教學成效,精準設計個性化作業,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并通過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滿足學生差異化學習需求;輔助學生有效識別學習需求;有效匹配自適應學習內容;有效提供個性化答疑輔導;有效反饋學習成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
同時將科學構建多元化、個性化的教學評價體系;科學面向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效的伴隨式跟蹤與評估;科學生成動態變化的“學習者畫像”,促進教學策略和育人方式的改進。助力教師切實定位教學真問題和重難點;助力教師切實把握解決問題的發力點與突破口;助力教師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無障礙開展跨校、跨區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
記者 趙子君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