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7日電 (記者 賀劭清)第六屆郁鈞劍民族聲樂高級研修班開班儀式7日在成都舉行。

本屆高研班吸引了來自全國高等院校、藝術院團及文化機構等120名優秀學員,開啟民族聲樂研修學習之旅。他們將在為期10天的第一階段集中學習中,接受老師們的系統指導,探索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之路。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院長郁鈞劍、黨委書記周小驥、學術副院長郭道榮,音樂與舞蹈學院黨委書記黃先政,特聘副院長、高研班班主任呂宏偉出席開班儀式。音樂與舞蹈學院特聘院長、高研班班主任姜麗娜主持儀式。
為積極響應成都“三城三都”建設,主打“民族唱法”與“民族男高音”的教學品牌,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已舉辦了五屆郁鈞劍民族聲樂高級研修班,累計培養近400余名學員。本屆高研班吸引了200余名報名者,通過視頻報名、專家審聽,最終錄取120名學員。
郁鈞劍在開班儀式上表示,2019年,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開設了“郁鈞劍民族聲樂高級研修班”,每屆高研班會在本年內的上、下半年分別于成都、北京兩個階段授課,每階段為十天,還會在每階段結束時舉辦匯報音樂會,讓學員們有機會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示學習成果。他表示,在高研班的學習,大家能深入學習到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兩種不同訓練體系與審美標準,以及“語言決定唱法”、怎樣唱好"十三轍"、什么是聲帶的機能狀態等多項內容。
周小驥代表中國-東盟藝術學院致歡迎辭。她表示,民族聲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大家要深入挖掘民族聲樂的文化內涵,不斷探索創新民族聲樂的表現形式和演唱技巧。雖然人工智能在音樂教育領域掀起波瀾,但是民族聲樂是用歌唱傳遞情感、講述故事、展現民族精神的藝術形式,是歌者與觀眾心靈的交流,這是 AI永遠無法企及的。
本屆高研班由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院長、著名歌唱家郁鈞劍領銜,并邀請呂繼宏、石倚潔、譚學勝、黃華麗、穆維平等聲樂界權威專家組成導師團隊。班主任呂宏偉、姜麗娜將全程參與教學管理,確保課程體系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盡管錄取人數增多,但依然堅持了“小批量、高層次”的培養特色。在課程上采用理論拓展、思維訓練、名家示范、藝術實踐、跟蹤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突出特色、切實提升。
高研班下半年將移師北京開展第二階段教學,并于年末舉辦音樂會,全面檢驗學習成果。“理論+實踐”的雙軌模式,使得學員們能夠將所學知識與舞臺表演緊密結合,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