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4年全國生態日四川省主場活動在巴中舉行,活動主題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在推進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方面,四川碳市場累計成交超3800萬噸,按可比口徑居全國第四位。
活動現場,省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四川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展報告》,圍繞產業結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綠色發展、生態系統碳匯、綠色低碳政策體系、綠色低碳全民行動7個方面,展現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經驗做法與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電力總裝機1.33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9745萬千瓦,累計實現替代電量1026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950萬噸,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39%左右,高于全國約20個百分點。
四川通過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大力發展晶硅光伏、動力電池等綠色低碳優勢產業,2023年六大優勢產業、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6%、11.9%,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同時,加快建設“三江”水電基地,大力開發風光新能源資源,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穩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在城鄉綠色發展方面,四川出臺全國首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地方標準,全省公園綠地面積超6萬公頃,綠道建設超9000公里,累計創建綠色社區3733個,占城市社區總數的79%。
值得一提的是,省林草局、生態環境廳當天印發《四川省林草碳普惠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林草碳普惠項目注冊、登記和交易。(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