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7日電 (吳平華 陳靜)16日,從成都青羊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青羊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成都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國金證券等單位發起設立的“國金資管-農商成都中小擔1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日前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此次成功發行是四川省內在“銀證擔”模式項下的首單突破。

據介紹,本期專項計劃共為8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了8400萬元資金支持,涵蓋了13余項專利、3項商標等知識產權,助力企業成功將“知產”轉化為“資產”,進一步推動了企業的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
與傳統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相比,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具有融資規模大、期限長、流動性強等優勢。通過證券化手段將知識產權轉化為可流通的證券,為科技創新或科創平臺及其服務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融資途徑。這種創新模式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為企業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據了解,四川省內在“銀證擔”模式項下的首單突破,青羊區市場監管局在前期做了扎實的工作,早在去年,就開始全程參與輔助。
前期,青羊區市場監管局依托青羊區優質金融資源,聯合成立工作專班,研究融資模式、金額、對象等關鍵要素,引入成都中小擔擔任信用增進機構,成都農商行擔任項目安排人,國金資管擔任項目管理人,項目核心參與機構均為青羊區本土金融企業,有效解決知識產權價值公允評估等難點堵點并組織開展專題宣介培訓會。
結合“進解促優”工作,青羊區組織區級知識產權智庫團隊下沉一線,對區內452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點民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和精準走訪,擇優遴選符合入池條件的中小型科創企業,發掘高價值知識產權。
青羊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羊區還出臺了補助政策,在區“1+5”產業政策框架下,制定知識產權證券化ABS激勵條款,為企業提供最高20萬元利息支持,確保企業享受市區兩級貼息后,實際支付利息低至0.5%,相比一般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融資成本大幅降低,融資金額大幅提高。
未來,青羊區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金融創新,廣泛聯合成都中小擔等區內骨干金融機構,不斷擴大金融服務供給,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為“人文青羊·航空新城”建設貢獻更多知識產權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