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0日電 近日,明晟(MSCI)發布2024年度光大銀行ESG評級結果,光大銀行ESG評級結果提升至AA級,實現評級結果兩年連續提升,體現了國際資本市場對光大銀行ESG管理水平的認可。
根據明晟評級報告顯示,2024年光大銀行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個評價維度中整體表現優異。各議題均取得較大提升或繼續保持同業較為領先水平,特別是在“影響環境的融資”“消費者權益保護”“公司治理”“公司行為”等議題評價提升顯著。
2024年,光大銀行積極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著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打造專業、特色和有影響力、競爭力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
發展綠色金融,描繪美麗中國圖景
2024年,光大銀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決落實國家“雙碳”目標,將“綠色金融”融入全行發展戰略。從頂層設計、制度建設、產品創新、服務升級等方面探索綠色金融發展新路徑,以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工業綠色化轉型、綠色交通優化升級、綠色基礎建設四大方向構筑起綠色金融堅實基石。專項制定了《綠色金融工作方案》,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及綠色金融中期工作目標,即至2027年,綠色金融規模、服務和產品整體穩步提升,建立“綠色金融+”綜合服務體系,豐富金融支持工具,形成具有高市場識別度的差異化、特色化綠色金融品牌。同時,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在推動光大銀行首筆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CCER(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質押貸款、碳足跡掛鉤貸款落地的基礎上,持續推動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創新。
堅守金融為民,書寫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年,光大銀行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金融支持力度,不斷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圍繞“五篇大文章”為客戶和社會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在科技金融領域,光大銀行打造“專精特新企業貸”“科技人才貸”“數據資產貸”等一系列特色金融產品,持續提升全行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滿足科技型企業多元化金融需求。在綠色金融領域,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綠色基礎設施和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在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和能源企業轉型過程中防范化解風險,持續提高對綠色低碳經濟活動的識別能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金融風險,助力綠色低碳發展行穩致遠。在普惠金融領域,把“普”做廣,把“惠”做實,聚焦小微經營主體、鄉村振興和民生領域需求,深耕細作、精準施策,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助力實現金融服務的普及化和均等化。在養老金融領域,積極構建養老金融“12345”工程,發揮一個“光大”協同稟賦,打造“養老賬本”和“養老規劃”兩大專業工具,深耕“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大業務板塊,切實提升養老客群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在數字金融領域,聚焦大公司、大零售、大場景三大路徑打造具有光大特色的數字金融服務生態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
推進穩健治理,鑄穩高質量發展根基
光大銀行堅持黨建引領,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在此基礎上兼收并蓄,積極學習領先同業公司治理最佳實踐,持續完善ESG治理體系和工作機制,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韌性。2024年,光大銀行持續完善ESG管理體系,明確董事會為決策層,總行社會責任/普惠金融管理委員會為管理層,各單位為執行層。同時,光大銀行建立了以ESG工作要點為指引,一點多面的ESG工作體系,從應對氣候變化、堅持金融為民、提升客戶體驗、凝聚多元人才、投身公益事業和推進穩健治理6個方面,明確重點工作、細化工作目標,推動ESG理念全面融入經營管理,推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藍圖。
2024年,光大銀行憑借在社會責任、ESG領域的優秀實踐已獲得多項榮譽。首次入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中國社科院、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等權威機構發布的“中國ESG上市公司金融先鋒30”企業榜單,獲評《每日經濟新聞》“年度責任金融特別獎”;本年度報送的相關案例先后獲《人民日報》“2024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年度案例”,獲新華社《瞭望》雜志“中國市場ESG品牌十大案例”。
據悉,明晟是全球領先的ESG數據及研究業務服務商,明晟ESG評級是國際上最權威的ESG評價體系之一,已覆蓋全球超過9500家公司,客戶群體廣泛,對資本市場影響較大,國內銀行被納入明晟評價的共35家。據了解,2023年股份制商業銀行獲得AA評級結果2家,為最高等級;截至目前,2024年股份制商業銀行獲得AA評級結果3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