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財經報道 > 中新網四川

中國光大銀行扎實推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
2025年01月21日 21:1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1日電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金融工作中與人民生活最貼近、與人民聯系最緊密的領域之一,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體現。近年來,中國光大銀行在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督指導下,積極履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持續健全完善工作體制機制,以“責任消保、文化消保、智慧消保”為主要路徑,切實提高消保工作質效,不斷提升金融消費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構筑“大消保”工作格局

  光大銀行堅持黨建引領,強化消保頂層設計,董事會設立社會責任、普惠金融發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規劃部署工作目標方向;總分行成立消費者權益保護與推進陽光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工作開展;總行設立消費者權益保護部一級部門牽頭落實工作要求,全行境內39家一級分行設置消保職能部門,推動各項工作執行。總分行班子成員通過“金融高管講消保”“學雷鋒”“行長值大堂”等形式參與消保活動、指導工作開展。

  光大銀行全面落實監管要求,著力打造全面覆蓋、精準高效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健全以消保管理辦法為綱,消保審查管理辦法、消費投訴管理辦法等十余項消保專項制度為輔,各業務管理制度為配套的消保制度體系,將消保嵌入業務和服務的各環節、全流程。

  堅守為民初心,以“責任消保”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光大銀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暢通和規范客戶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高效響應金融消費者需求,充分尊重金融消費者合理訴求,不斷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與司法機關、調解組織共同探索創新金融糾紛調解模式,多家分行獲評省市級“年度金融糾紛調解工作突出貢獻單位”“年度調解工作先進單位”等獎項,多名員工獲得省市級“優秀人民調解員”“十佳金牌調解員”等榮譽,近三年參與金融糾紛調解數量連續實現兩倍以上增長。

  光大銀行持續開展金融教育宣傳,打造和發展“新小老鄉+”金融教育體系,面向新市民、青少年、老年人、鄉村居民等重點人群開展長期金融知識普及。連續兩年開展“與光同行”系列公益活動,為鄉村少年和鄉村老人送去金融知識,傳遞光大溫暖,助力和美鄉村建設。近幾年,每年舉辦“陽光消保健康跑”活動,以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消費者身邊開展金融教育宣傳,助力提升廣大消費者金融素養。

  踐行金融文化,以“文化消保”增強內生動力

  光大銀行將消保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連續三年在行內舉辦“人人話消保,文化沁心田”陽光消保文化季,通過“專項培訓+勞動競賽+全員考試+主題文化活動”形式,為消保注入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的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內涵。同時,常態化開展員工消保培訓,將消保課程作為各類員工培訓的“必修課”,每年消保培訓覆蓋率和員工參與率均達到100%。2024年光大銀行開展了首批消保內訓師選拔工作,進一步夯實消保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基礎。

  強化數智賦能,以“智慧消保”織密織牢保護網

  光大銀行將數字化和智慧化作為消保工作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強化系統建設和數字化技術應用,自主開發了消保工作的相關系統,將消保管控要點內嵌至系統,事前強化消保審查,做好準入管理;事中強化行為管控,嚴格落實適當性管理和銷售行為可回溯;事后強化投訴管理分析,提升投訴處置質效,挖掘客戶投訴價值。同時,積極探索大模型等新興技術在金融消保垂直領域的應用,更加敏捷、深入洞察和感知金融消費者的需求,以系統驅動全流程閉環管理。

  拓展服務維度,以適老化改造增強消保工作溫度

  光大銀行從老年客戶服務需求出發,制定《中國光大銀行營業網點適老化環境服務設施十項標準》,完成全行1500余家線下網點的適老化改造,涵蓋無障礙通道、無障礙服務幫助電話、愛心窗口、愛心座椅、老花鏡、外傷藥品、血壓儀、輪椅等適老關懷設施,并包括大字版智能設備、老年服務信息公示等。同時,在39家分行中持續組織開展適老化服務特色網點創建工作。

  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對實現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是實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未來,光大銀行將持續陪伴消費者學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以高質量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實踐為金融行業規范健康發展貢獻“光大力量”。(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亚洲囯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的中文视频网站 | 亚洲色伦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自拍另类中文亚洲无线码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