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cjbd > 中新網四川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建議用AI為新型電力系統賦能
2025年03月06日 16:1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6日電 (單鵬)“AI算法能夠對電網運行進行全面優化和智能調度,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高效利用。”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北京接受采訪時建議,用AI為新型電力系統賦能。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加速以及我國“雙碳”目標推進落地,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裝機規模實現大幅增長。由于可再生能源先天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和季節性特點,高比例接入電網客觀上加大了電力供應的保障難度。因此,今年全國兩會,劉漢元呼吁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劉漢元認為,可再生能源正加快從補充能源向主力能源轉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5億千瓦,同比增長14.6%。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不含水電)發電裝機達到14.5億千瓦,首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風電、光伏累計裝機規模達到14.1億千瓦,提前完成我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承諾的“到2030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目標。2024年,光伏、風電發電量合計達1.8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接近20%。

  “歷史上,我國電網呈現‘重發輕送’的特點,過去為‘集中發、集中送’建立的電網和傳統的‘源隨荷動’模式,已不能適應大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不足問題,導致電網的安全運行風險增大。”劉漢元分析稱,目前中國電網建設滯后于可再生能源發展,是影響能源轉型、阻礙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水平的主要瓶頸之一。

  在劉漢元看來,加快推進電力系統轉型升級,加速構建“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的新型電力系統已迫在眉睫。他建議推動AI技術與可再生能源、儲能、電動汽車等深度融合;加快特高壓外送通道及跨省跨區通道建設,完善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基礎設施;支持“源網荷儲”項目發展,鼓勵智能微網、虛擬電廠等新型示范項目的投資建設;加快構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為主,電動汽車等其他多種儲能形式為輔的綜合儲能系統,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精品五月婷婷在线 | 亚洲欧洲日韩淙合久久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片. | 午夜高清拍精品福利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