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5日電(蔣升濤)不知在什么時候,生意圈開始流傳這么一句話,“跟著龍湖天街,生意更好做。”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龍湖商業全國總客流量達4.66億人次,而在成都,每天約60萬人逛天街,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是龍湖天街的粉絲。
可以說,龍湖天街已成為流量的代名詞,而“跟著天街走”也成為了“生意人”的開店圣經。

從初創到風靡
天街式“推背感”,一步跨入發展“高速”
“把吉布魯帶到成都,帶向全國的,是龍湖,是天街”。吉布魯創始人黎江說,原本的吉布魯牛排海鮮自助店是在南充當地小有名氣的一個初創品牌。
直到入駐成都北城天街,切身感受到來自龍湖天街的推背感之后,吉布魯才正式開啟了全國發展戰略。

黎江至今都記得成都北城天街店剛開業的時候,180個餐位的新店,每頓自助餐平均耗時90分鐘。最高峰時期,店里每桌一天能翻上8輪!也就是說,從中午開始招呼客人到晚上10點天街打烊,店內的每桌一直都在上客用餐!
如今,受益于龍湖商管團隊在招商、運營、物業等領域精細化的專業服務,吉布魯已踏上了品牌孵化快車道。7年間,吉布魯拓展了147家門店,并打造了全新的升級品牌——喜庭,這個品牌也在成都的天街連開兩店。
事實上,吉布魯并非個例。同樣依托天街作為流量入口,快速建立了品牌知名度的還有如今風靡川渝的烤魚品牌烤匠。

烤匠創始人冷艷君表示,“考慮到購物中心的消費主流是年輕人,而烤匠品牌定位也聚焦年輕人。”
烤匠全國首店選擇開在成都北城天街,大量年輕群體通過龍湖看到了烤匠并成為忠實粉絲,回頭客占據多數,為品牌發展樹立了根基。在她看來,與龍湖天街的合作,不僅得益于看得見的流量支持,還有精神內核的契合。
順境推背,困境托底。去年年初疫情突發,烤匠不得不暫停營業,冷艷君眉頭緊蹙。同行者龍湖天街秒變知心人,從大年初一起,就為入駐商家送上長達67天的減租期,任風雪忒大,且抱薪共抗。
而在疫情初控的4月,龍湖金楠天街又率先開啟成都天街奔放美食節,市民在廣場嗨吃烤匠等美食,麻辣飄香中,人間煙火與市場信心一同回歸。
事實上,在龍湖天街,無論是進駐商場的成熟品牌,還是初創品牌,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皆能隨時獲得龍湖專業團隊高效的解決方案。而這不僅是初創期本身的流量扶持。在瓶頸期,龍湖天街團隊會一起幫商家想辦法做調整,助其突破桎梏;而在拓展期,早已布局全國一二線城市的一座座天街,就是一條條能隨時切換的高速賽道。
對此,來自廣州的老字號茶樓“點都德”深有體會。今年9月“點都德”成功牽手龍湖上城天街,開出成都第4店,不到兩個月即拿下大眾點評區域美食熱門榜、區域粵菜雙料冠軍。

為了配合上城天街周年慶,原定于10月開業的“點都德”,提前了整整12天開業。在這過程中,上城天街團隊與“點都德”一起順利解決了設計圖紙滯后、燃氣報建及施工時間緊張、店鋪裝修材料與安裝周期無法匹配等難題。
此外,為開業當天做好前期籌備,上城天街團隊主動為“點都德”增加項目陣地宣傳、外部媒體傳播等資源,最終實現了開業第一周日均銷售超過6位數的優秀成績。
每5個成都人就有1個天街粉絲
得天街者“得天下”
作為國內商業運營的頭部企業,自帶“流量”的龍湖一直都是市場的風向標。
在實體商業面臨多維度考驗、競爭激烈的當下,龍湖一直致力于依托商業空間的創新性賦能購物體驗,煥新城市商業活力與價值,與眾多實體商業的生意人共成長。
在成都,每一座龍湖天街幾乎都發揮了撬動區域消費潛力的“支點”作用,為區域發展帶來紅利:從商業配套的完善,到區域成熟度的全面提升,龍湖天街所在的地方,也就成為了越來越多實體生意人夢想起航的港灣。
2018年12月21日,位于茶店子的成都西宸天街正式開業,一舉彌補了城西品質消費的空白,也帶來生意人對該片區商業價值的重新認識。在進駐西宸天街的300余個品牌中,成都首店品牌多達29個,其中更有13個為西南首店。

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成都其他的龍湖天街身上。2020年9月25日開業的上城天街,則帶來了30+城市首店、146家區域首店。

如今,龍湖商業在成都已實現11座天街+1座星悅薈的網格化布局,有超過400萬成都人成為天街會員。這也意味著,在成都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龍湖天街的粉絲。

可以說,是“自持商業”戰略下龍湖對于商業板塊的持續投入,20多年開發經營基礎上的專業能力,以及龍湖商業所不斷致力于更新的文化及創新土壤,讓天街有了激活片區經濟活力、推動片區成熟并跨越周期的能力。這一切,皆促成了如今家喻戶曉的“天街效應”。
以場景制造“相遇”
化互聯網沖擊為“迭代良機”
互聯網界有句流傳頗廣的話:“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勾勒出未來的模樣,直覺便知,他們是年輕人,他們當下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就是以后的大多數的生活方式。
從市場角度看,這也就意味著:倘若你對年輕人三心二意,未來的日子也許都不太好過,滿足年輕人,方能順勢而為把握未來。
新場景鏈接新相遇
針對新生代客流出樂于消費、愿意為場景買單等特點,成都龍湖天街也在不斷基于年輕消費群體的喜好,持續地與國際知名動漫卡通、音樂、夜間市集等品牌或運營方展開合作,將豐富多彩、對味年輕消費群體的活動落地到天街,并形成了每一個天街獨有的運營方式。
比如,金楠天街為吸引年輕消費者,推出了“告白氣球藝術展”、“四川省首屆滑板挑戰賽”以及“犟2.0青年文化節”等諸多吸引年輕人的活動;北城天街攜手中國航天·神舟傳媒聯合舉辦的“星河游記—中國航天2021科普互動展”西南首展;西宸天街的“夏日游樂園SPONGEBOB X THE MONSTERS主題展”全國首展……

為進一步提升家庭親子消費體驗,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龍湖集團共開業了4家龍小湖樂園,迭代了3代產品。2020年9月“龍小湖電玩星球”、“龍小湖探探屋”首次落地于上城天街,以樂玩、社交、時尚的理念,打造超級兒童樂園,與親子家庭建立更親密的情感鏈接。

龍湖天街的場景實質在于制造“相遇”,讓商業作為商品和服務供應方和顧客作為消費需求方的相遇,從而達到滿足雙方需求,實現“雙贏”的商業邏輯。
新模式創造新開局
當然,實體商業仍然有自身的難題。在遭受線上互聯網擠壓的今天,互聯網對實體商業的“沖擊”醞釀了行業的危機。龍湖化解危機的辦法不是對抗,而是擁抱互聯網,利用“線上線下融合為實體商業賦能”的新場景。進行一系列的智慧化創新,探索實現智慧化聚合場景應用,證明“線上危機”也能為我線下創新開新局。
例如今年推出的“瓏珠”,通過持續探索和創新發揮會員積分的商業價值、營銷價值和用戶價值,一方面通過打通場內大部分店鋪,實現自動積分與瓏珠抵扣,大大增加了瓏珠積分在商場的使用場景和價值,另一方面嫁接外部資源實現私域流量運營和用戶價值體驗升級。
同時,以“瓏珠”作為龍湖各航道客戶聯結的紐帶,其住宅、龍湖天街、冠寓等各類消費場景再次融為一體,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資源互補,發揮協同優勢。
新天街孵化新生意
當然,所有的變革都要以最終的成績來檢驗其“有效性”。
在實體商業遭受疫情重創的2020年,成都的7大天街及1座星悅薈依然完成了全年上億客流吸納、百億銷售額的成績。 龍湖天街接住了互聯網沖擊帶來的挑戰,也很好應對了“疫情”等不利影響力。
可以說,在新的經濟形勢和消費趨勢下,實體生意人要贏得顧客與流量,跟著天街做生意已經成為了最優解題方法。
而依托于天街購物中心的優質商區鉑金島,龍湖天街唯一可售的優質商鋪,在業態規劃與天街購物中心形成差異互補,經營時段與經營成本都更為靈活,可讓更多的商家能夠共享天街之繁榮,給商鋪帶來旺盛人氣,讓投資更為穩妥。
另一個好消息是,隨著東進戰略實施,尤其是大運會即將舉行的現在,東安湖乃至整個城東的商業價值正愈發凸顯,恰逢此時,今年底龍湖在城東又有兩大全新天街即將發布。
其中,成都龍湖第10座天街東安天街,落子于大運會主辦場地東安湖板塊,占據東進門戶核心,大城東商業格局即將迎來新生。作為背靠東安天街的龍湖·U城首發資產——鉑金島,同樣將借助天街商圈客流,以24小時無間斷經營,填補天街夜間“檔期”,進一步激發商鋪價值。

另外,驛都天街作為成都龍湖第11座天街,位于行政學院TOD上蓋,將東大街的繁華延伸至東三環。依附于驛都天街,全新項目龍湖·開元被認為是東進中軸上的原始股,已受到廣泛關注。
至此,龍湖在成都將實現“11座天街+1座星悅薈”的網格化布局,擁有超過400萬會員,服務2000多萬成都人。這意味著龍湖天街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基建”,不僅是成都人生活中不可分開的一部分,更是無數生意人孵化商業夢想最好的加速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