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起,內江市實施在川南經濟區貸款購買自住住房“互認互提”政策,即在自貢、瀘州、宜賓三市貸款購買自住住房的繳存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時取消戶籍所在地、工作所在地的限制。
實際上,7月30日,在川南經濟區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第二次聯席會上,內江、自貢、瀘州、宜賓四個城市就在公積金“互認互提”上達成了共識。瀘州、宜賓已于7月1日開始施行“互認互提”,自貢也將于近期推行該政策。
深化業務協作機制 川南四市落實“互認互提”政策
降低首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優化公積金貸款住房套數認定標準……近期,全國多地密集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以更好地滿足居民住房需求、促進住房消費。
在此背景下,川南經濟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也根據形勢變化,在優化服務標準的同時推進區域協作。
2023年1月,宜賓、瀘州、自貢、內江四市的公積金管理中心共同簽署《推動川南經濟區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協議》明確,四市將圍繞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工作、建立四市住房公積金業務協助機制、加強行業治理聯動等八個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今年7月30日,在川南經濟區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第二次聯席會上,四市簽字確定了《2024年川南經濟區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這個文件的第一點就是:落實在四地貸款購買自住住房的職工還貸提取住房公積金互認互提,支持在四地間還貸提取享受同城待遇。該政策試行期為2年。
宜賓瀘州先行先試 7月1日率先實施“互認互提”政策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的有關精神,推動宜瀘公積金一體化發展,宜賓和瀘州先行先試,率先實行宜賓—瀘州“互認互提”政策。
宜賓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孫洪表示,7月1日起,宜賓開始實施宜賓—瀘州“互認互提”政策。按照宜賓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關于優化住房公積金相關提取政策的通知》,繳存職工及配偶在瀘州市購買新建商品房、拆遷安置房、政策性保障住房提取住房公積金,償還購房貸款本息提取住房公積金,取消其房屋地址應與繳存職工本人或配偶的戶籍所在地或住房公積金繳存地一致的規定。
瀘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張凱表示,瀘州于7月1日起實施“互認互提”政策,“互認互提”行政區域包括瀘州市、自貢市、宜賓市、重慶市江津區、重慶市永川區。之所以囊括重慶兩個區域,張凱解釋說,是因為瀘州市和重慶市永川區、江津區正合作共建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
內江發布最新通知 在其他三市貸款購房享受同城提取待遇
8月23日,內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在川南經濟區實施“互認互提”政策的通知》。
該《通知》稱,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國內大循環,更好地推動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經內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自8月26日起,內江市實施在川南經濟區貸款購買自住住房“互認互提”政策,即在自貢、瀘州、宜賓三市貸款購買自住住房的繳存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時取消戶籍所在地、工作所在地的限制。8月26日前貸款購買自住住房的繳存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時仍按原政策執行。
內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陳蘭利進一步解釋說,政策實行后,川南四城的繳存職工不再有戶籍和工作地限制,在四城貸款購買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政策上享受同城待遇。
陳蘭利表示,川南四城推行公積金互認互提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和質量,讓群眾少跑路,并且有利于促進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動,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記者 黃曉慶 攝影報道
(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