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成都“8·25”本土疫情發生以來,社會面傳播風險高,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截至9月2日24時,成都共有高風險區254個、中風險區239個。
【解說】9月1日18時起,成都全體居民原則居家。這座常住人口超2000萬的超大城市,又是如何保障中高風險區孕產婦身心健康、滿足就醫需求的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產科主治醫師曹琴艷守在電話前,與同事一起,對全市中高風險區域內的孕產婦進行個案追蹤。
【同期】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產科主治醫師 曹琴艷
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得到封控區孕產婦的名單之后,我們就會對她進行電話的隨訪,然后主要了解產婦是否正規產檢,有沒有什么合并癥、并發癥,目前是一個什么狀態,有沒有什么高危因素需要就診的情況。需要就診的話,我們會把名單匯總交給我們醫務科,讓社區負責護送這些孕婦到封控區孕婦的產檢門診就診。
【解說】在醫院的這種個案追蹤機制下,多位中高風險區孕婦得到了及時就診。在隔離病房內,中高風險區孕婦何女士在進行各項產檢。據悉,此次本土疫情期間,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為市域內風險區的孕產婦提供產檢、孕期疾病診療等醫療保障工作。風險區內的孕產婦可以通過醫院公開的客服電話,預約相關醫療服務。
【同期】成都中高風險區居民 何女士
因為我們小區是昨天(9月1日)凌晨封控的,但是我就推遲一天(產檢),我今天也就全部都檢查了。聯系了醫院,醫院就給我說,讓我今天(9月2日)下午來檢查,然后我就把這個答案(復)就傳遞給社區,社區就給我安排車,今天下午就把我送過來(產檢)了。反正就跟平時(產檢)的區別不是很大,該做的檢查都跟之前是一樣的。
【解說】在疫情期間,成都之所以能夠準確掌握全市孕產婦和兒童的信息,從而進行個案追蹤,主要得益于成都從10多年前就開始建設的“婦幼一卡通”健康信息管理系統。據了解,該系統覆蓋了成都市所有助產機構,有婦保、兒保業務的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通過孕產婦及兒童保健,管理所有孕產婦和兒童健康信息,同時可全面篩查出高危孕產婦的情況。
【同期】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保健部主任 楊柳
針對重點區域,比如說中高風險區有多少個孕婦,那么其中36周以上的孕婦怎么樣,紅黃碼孕婦有多少,還有橙色以上高危的孕產婦數量有多少,我們也是每日進行動態報送的。轄區以內封控的0到6歲兒童的數據,也是每日報送的。醫療機構能夠清楚地了解到,目前目標人群的狀況,那么以備我們能夠有充裕的醫療資源來進行應對。那么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如果出現了危急重癥的情況,我們還有能力來進行一些協調。
【解說】院方介紹,通過“一卡通”大數據排查,醫院將管理做得更加精細,對于36周以上孕婦、高危孕產婦、0到6歲兒童重點關注,每日報送信息。
呂楊 陳選斌 成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