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gatq > 中新網四川

港澳臺大學生暑期研學四川之旅落幕
2022年09月16日 11:31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6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16日從四川省科協獲悉,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四川省科協、四川省教育廳、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承辦的“2022年港澳臺大學生暑期研學交流活動”近期在川落幕。港澳臺大學生代表、高校志愿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科技導師等近20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四川是中國最早種茶和飲茶的地區之一。在研學的第一站雅安市名山區,港澳臺大學生們來到因“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而聞名的蒙頂山,在這里,大家參觀了牛碾坪萬畝茶園、蒙頂山皇茶園、世界茶文化博物館,品味了“蒙頂甘露”,學習了蓋碗茶文化,并按照“一芽一葉”的標準動手采摘新鮮茶葉,學習體驗制茶中的茶葉殺青、揉捻和干燥等技術。通過參觀和體驗,學生們了解了川茶文化歷史與發展、現代茶生產工藝流程、茶品種培育研究等方面知識,感受到四川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增加了對四川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現在大家都愿意買奶茶,卻很少靜下心來研習茶藝,認真泡一杯茶。這次研學我得以近距離接觸茶的生產過程,了解川茶的歷史、文化和沖泡方法,在靜心品茗中感悟,給了我很大的思考空間。”來自中國香港的四川大學學生梅淑玲說道。

  活動期間,港澳臺大學生們來到滎經縣,開始了黑砂研學之旅。在滎經縣博物館和滎窯砂器藝術館內,大學生們聆聽講解員介紹館藏文物,共同認識“國家級非遺”黑砂文化,對古老傳統的黑砂制作技藝有了初步了解。在滎窯砂器藝術館,在館長葉驍的指導下,學員們實地體驗了滎經砂器制作的全過程。一個個富有創意的黑砂作品在學員們的手中誕生。

  港澳臺大學生們還來到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與長期在大山深處從事大熊貓放歸管理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們進行面對面座談交流,聽取專家就如何推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生物多樣性和典型生態脆弱區整體保護等的介紹。

  活動中,港澳臺大學生們還來到滎經縣龍蒼溝鎮發展村,了解基層治理并聽取鎮黨委副書記兼發展村支部書記韓德弘揚介紹村鎮如何轉型升級,了解四川鄉村振興的綠色發展之路。

  “這次無論是蒙頂山茶文化,還是滎經黑砂陶器文化,都讓人印象深刻,要說最喜歡的,那可能是與葉老師的促膝長談了。在與葉老師的交談中,我對求而不得的困頓有了新的感悟,同時,葉老師對職業和人生的態度也給了我不小的啟發,這讓我感到無比的珍貴。”“了解非遺滎窯砂器制作的全過程,親自參與制作,感受非遺文化之美,體會匠人精神與手工器物的溫度。很榮幸能有這樣珍貴的機會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談,了解非遺傳承的變與不變,傳統文化的機遇與挑戰。而滎窯砂器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中式美學,也很打動我。”研學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收獲滿滿。

  據了解,四川省科協高度重視此次港澳臺大學生暑期研學交流活動,項目負責單位四川省科協學會服務中心聚焦天府文化,通過前期實地調研走訪、座談交流,最終確定以茶文化為代表的名山區蒙頂山、以黑砂文化為代表的滎經黑砂國家非遺文化基地、以大熊貓為代表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和以綠色發展為代表的滎經縣龍蒼溝鎮發展村等作為研學項目落地點,力爭讓港澳臺大學生親近四川,深入領略天府之國的獨特魅力。(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青青操久久 | 在线视频男人的天堂 | 日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 日本A级免费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