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月6日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兩地經貿往來的熱度也持續升溫。近日,香港貿易發展局西部地區首席代表周宏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已收到大量川商赴港招商需求,港商重返內地也“報復性”增長。
周宏透露,今年香港貿發局成都辦事處將舉辦大量投資推廣活動,幫助更多香港企業融入國內大循環。疫情以來,香港首個高層商務代表團也將以成都作為訪問內地的第一站——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雙重優勢,“讓成都的發展潛力更勝于粵港澳大灣區。”
不負春光,“川商和港商都要敢闖”
通關的閘門打開,許多港商迅速涌入內地市場。在周宏看來,“搶跑”是制勝法寶之一。
“膽小會貽誤時機”——周宏建議,川商若想要在外建立品牌和渠道,必須膽子大。他曾遇見一些內地企業家,堅信自己“內地的生意都做不完”。其實,同時開拓內地和香港市場“兩條腿走路”的策略,可充分利用兩地優勢資源,實現企業穩健發展。
在他看來,企業進入香港市場,需要研究本地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可通過香港貿發局的平臺尋找渠道方,并且加快建立品牌辨識度,可以請香港團隊幫忙打造形象,如川酒的“六朵金花”就是成功的合作案例。
“港商們亟須開拓更有潛力的西部市場”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如此位置和機緣,對港商們的吸引力如何?
周宏表示,雖然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區域等地也是關注的重點,然而這些地區發展已較為成熟,港商們亟須開拓更有潛力的西部市場。
潛力意味著新生的空間、靈活的創新。例如,今年香港擬派出法律服務代表團來蓉,加強法律方面的合作,發揮香港作為亞太地區國際法律服務中心的優勢。
此外,香港貿發局將組織四川企業代表團赴港,利用香港國際化平臺拓展海外業務,鼓勵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活動。
“香港的‘跳板’作用不會消失”
香港是四川最大的外資來源地之一,也有很多四川企業通過香港走向世界。在新的格局下,香港的“跳板”地位是否受到挑戰?
周宏認為,香港的角色將更加不可或缺。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國家引進技術、資金、人才、新的模式和業態時,香港將利用天然優勢發揮重要作用。
對內地企業而言,香港是“世界之窗”,幫助他們了解風云變幻的世界市場、遍布各地的商業機遇。“香港將是成渝地區邁向世界的橋頭堡。”(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實習記者 張芷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