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2日電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起航中國式現代化及四川篇章的開局之年,為表彰海外僑團、僑資企業、涉僑慈善機構、海外華文媒體、海外華文學校等(以下簡稱“涉僑團體組織”)在推動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和開放合作,特別是助力四川開放發展、民生公益和抗擊新冠疫情等方面作出的積極貢獻,四川省啟動第三屆“匯僑興川”貢獻獎評選活動。
第三屆“匯僑興川”貢獻獎分設經濟合作獎、公益慈善獎、人文交流獎、科技創新獎共四個項目,每一獎項各評選不超過5個獲獎單位。前兩屆“匯僑興川”貢獻獎獲獎單位原則上不參評,特別優異和在服務四川經濟發展、抗震救災、民生公益中有重大貢獻的可提名參評。
參評的僑資企業應在川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在工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并依法納稅;參評的涉僑團體組織須在住在國家(地區)正式注冊備案,在當地有固定辦公地點、工作人員和設施,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無違法行為;涉僑慈善機構應同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相關規定。
一、經濟合作獎。重點評選在川僑資企業和為推動四川與外國機構、企業達成重大經貿合作項目的華僑華人社團。
在川僑資企業參評應符合:依照國家相關法規規范管理企業,2021年以來,營銷收入連續處于四川省僑資企業先進水平;守法經營,環保達標,無走私、偷稅漏稅,沒有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和群訪事件;疫情防控期間,全面落實“六穩”“六保”,為服務四川省“拼經濟、搞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較大貢獻。
華僑華人社團參評應符合:積極搭建四川與所在國家(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平臺,通過貿易、投資、參展參會等方式,積極促進住在國與四川的經貿合作交流,近三年有正式簽約落地的重大投資經貿合作項目。
二、公益慈善獎。重點評選為四川鄉村振興、抗震救災、抗擊疫情、公益慈善做出積極貢獻的僑資企業、涉僑慈善機構、華僑華人社團等。參評對象應符合:積極參與四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積極參與抗擊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災害和受災地區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積極參與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助醫助學等公益慈善活動。
三、人文交流獎。重點評選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和巴蜀特色文化做出積極貢獻的華僑華人社團、海外華文媒體和海外華文學校等。參評對象應符合:積極幫助支持四川與住在國開展人文交流合作;積極開展華文教育和弘揚中華文化,多渠道向住在國主流社會宣介中華和巴蜀文化;積極講述四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故事、抗疫故事、開放發展故事;積極組織當地華文媒體赴川參訪等。
四、科技創新獎。重點評選國內領先、行業一流的高新科技類在川僑資企業。參評的僑資企業應符合:近年來通過招才引智平臺活動落戶四川,屬于全國和世界同行業領先、帶動效應明顯的高新科技類僑資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相關要求,即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評選活動分為四川省直相關部門和市(州)推薦或涉僑團體組織推(自)薦,資格審查,在線投票,專家評審,終評公示五個階段,最終投票結果采取加權平均辦法進行統計處理,具體加權系數為:推薦和自薦占30%,在線投票占20%,專家評審投票占50%。具體進度如下:
4月中旬,組織報名,推薦材料報送;
4月下旬,參評申請截止,進行資格審查;
5月上旬,網絡及媒體投票;
5月中旬,專家評審;
5月下旬,綜合評定獲獎的組織并公示;
6月,邀請獲獎的涉僑團體組織代表赴川出席第七屆四川華僑華人社團大會系列活動,接受頒獎。
有關涉僑團體組織參評各獎項,除自薦外,另外推薦參評的涉僑團體組織不得多于2個。請于4月28日前,將所推(自)薦的涉僑團體組織材料報送至四川省僑務辦公室。
聯系人:馮靜;聯系電話:86—28—86601536;郵箱:12757877@qq.com。(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