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2日電 (陳德鵬)麗水與古藺雖山海相隔,卻血脈相連。麗水與古藺“結緣”以來,麗水僑界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全局、積極順應時代發展大勢、熱情服務古藺長遠發展,結下了千里同盟的山海情誼,勾勒出互利共贏的發展曲線,書寫了東西協作的生動注腳。
2021年,麗水(青田)和瀘州(古藺)正式結為“親家”,兩年多來,古藺緊抓青田僑鄉豐富資源,聚焦特色優勢,創新僑務工作新模式,引領廣大僑界群眾投身“僑力助富”的基層實踐,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方面精準發力,推動兩地共進共贏、實現產業互補、商貿互通往來,在推進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攜手并進、干出實效,兩地關系也越走越親,成為一家人,攜手譜寫了浙川東西部僑務協作新篇章。
“東魚西游”激活鄉村振興“源動力”
“一畝水稻放10公斤魚苗,4個月后,可收獲50公斤左右的成魚。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每斤田魚可以賣到30余元,預計一畝可增加收入3000余元。”德耀鎮鳳凰村村民祝興德喜笑顏開,在排隊領取魚苗時還兼職幫助鄰居算起了收入。
古藺地處四川盆地南緣、云貴高原北麓,西高東低的地勢讓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不僅有著大小山體486座,還有著四川西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梯田,具有良好的稻田養魚基礎條件,2021年6月,麗水市青田縣與千里之外的瀘州市古藺縣結緣合作,雙方開啟了一場東西部協作的“接力長跑”,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青田稻魚共生西游古藺,兩地的結對故事,也因“稻魚共生”豐富多彩。
今年6月,青田縣結對幫扶古藺縣捐贈“青田田魚”活動在古藺縣德耀鎮鳳凰村萬畝“稻魚共生”示范園區舉行。歷經兩天,3000斤活蹦亂跳的田魚苗跨越2000公里,從麗水市青田縣來到瀘州市古藺縣,70余戶村民收到了免費魚苗,可投放稻田約150畝。
“在東西部協作的幫扶下將青田田魚‘娶’到了德耀鎮鳳凰村并在青田專家徐冠洪的指導下引進專業技術,取得一定的成效,更好的助力群眾致富。”德耀鎮鳳凰村支部書記介紹,原來鳳凰村的稻谷只能賣3.5元一斤,通過稻魚共生工程的提升,現在平均價格能賣到8元一斤。而且稻魚成熟后基本能達到20元一斤,達到一塊田兩份收入。
據統計,2021年,鳳凰村稻魚共生的水稻產量便達到240萬斤,2022年的水稻產量更是提高至300萬斤,畝均水稻純收入達4000元,遠高于普通的水稻種植戶,再加之近萬斤田魚增值,預計每畝能再增收2000多元。
如今,走進古藺縣德耀鎮鳳凰村,萬畝梯田,山環水繞,風吹稻浪,魚兒在稻田里歡快游動,繪就了一幅“稻在水中長、魚繞稻間游、錢糧雙豐收”的鄉村田園畫卷,也成為當地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稻魚共生”已經成為古藺縣一個叫得響的現代農業品牌。據了解,青田和古藺兩縣將以“稻魚共生”為切入點,在古藺鳳凰村建設稻米工坊暨鄉村會客廳,打造融合生產、研學、社區、驛站等多重功能的鄉村綜合體,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同時實施產業提升工程,延伸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助力古藺稻魚、生豬、紅梁、獼猴桃、甜橙等產業提質增效、提檔升級,全面提高青藺兩縣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
愛心傳遞,點亮寒門學子“求學路”
“我最大的目標就是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饋浙江叔叔阿姨們的愛,回饋社會對我的關心。”每每談起資助人,古藺職高19級學前教育1班學生余歡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把這份感激之情化作學習動力,每天一大早就會自覺地去教室看書學習。
2021年7月,麗水市與青田縣兩級統戰部、僑聯等5家單位共同發起麗水·青田僑界“百名華僑結對千名學子”倡議,資助人和受助人實行“一對一”“一對多”等方式結對,以提供助學金為主要形式,為烏蒙山區學子每人每年資助2000元,連續結對幫扶5年。倡議書一發出,迅速得到麗水僑胞們的響應。余歡同學也正是此次結對活動的受助者。
18歲的余歡,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我上學的生活費基本上是來源于各種補助和獎學金,還得到了浙江的叔叔阿姨們捐贈的助學金,也正是有了這些資助,一定程度上讓我的家庭經濟沒有那么緊張,也為我的父母減輕了負擔,讓我更能踏實的學習。”余歡說。
為了深化“東西區域”教育協作,推動教育幫扶走深走實,古藺縣制定印發并實施《麗水(青田)·瀘州(古藺)“百名華僑”結對“千名烏蒙山區學子”工作方案》,并會同縣教育和體育局開展預受資助學生推薦、信息收集和建檔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加強對受助學生進行跟蹤管理。截至目前,已推薦535名學生與愛心人士完成結對。
雙向互動,激活經濟發展“內動力”
2023年1月,東西部協作農特產品展銷中心在全國著名“華僑之鄉”青田縣正式開業,來自古藺縣的20多種(大類)農特產品亮相,其中香辣可口的蘿卜干、清甜解渴的趕黃草飲品、品類多樣的臘肉制品等備受當地居民青睞。
“目前,運往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銷售的古藺農特產品,達到了40多個大類340個小類。賣得好的農特產品有古藺麻辣雞、臘肉、香腸、甜橙、茶葉、干面、蘿卜干等。”古藺弘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春葉介紹,開業當天,訂單金額就達到了200多萬元。
根據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工作部署,在浙川兩省省委安排下,2021年6月,麗水市對口幫扶瀘州市,麗水市青田縣牽手瀘州古藺縣。在東西部協作農特產品展銷中心正式開業前,青田縣供銷社與古藺縣供銷社已經簽訂了結對合作意向協議,通過青田農品會、僑博會推出“古藺野望”“古藺優品”“青藺會”系列農特產品禮包,讓大米、甜橙、臘肉、香腸、山茶油、趕黃草、蜂蜜等古藺農特產品走進了青田市場。
深化僑務合作,推動打造青田—古藺東西部協作僑務合作品牌,東西部協作農特產品展銷中心只是其中一例,近年來,古藺立足雙向合作模式,在借助青田僑界資源銷售古藺特色產品的同時,牽線搭橋推動青田縣僑鄉進口商品城商貿有限公司、三樂商貿有限公司和古藺縣兆沛商貿有限公司、供銷社全資企業(古藺弘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作,在古藺縣城打造集兩地文化交流、購物于一體的進口商品城和古藺-青田進口商品購物中心,主要經營世界各國原裝進口商品。讓古藺縣消費者不出古藺就能品味世界。目前在兩地共同努力下,進口商品城和進口商品購物中心累計銷售額達1.8億元。
讓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古藺縣著力強化招商引資,學習麗水(青田)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的經驗做法,加強與青田僑商對接,吸引在外瀘州商會回歸投資興業;創新開展以商招商、以僑招商專項行動,依托僑界資源開展“青田古藺一家親·東西部協作共發展”文旅專場等招商引資推介活動,成功邀請43家浙商促進會成員單位赴古藺開展商務考察,現場簽約項目6個,涵蓋新能源產業項目、商貿綜合體項目、文化特色村寨休閑康養項目、酒業配套項目等。累計引進19家企業落地入駐古藺,落地企業新增投資12.57億元,帶動1736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
山海相依、守望相助。兩年多來,兩家親戚越走越近,越走越親;“鄉村振興”在東西部協作工作中明確了新的要求。未來,兩地協作也將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繼續向前推進,努力打造合作、共贏、共享的新時代東西扶貧協作新典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