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8日電 (羅強)近年來,綿竹市挖掘非遺文化在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中的時代價值,緊扣大團結大聯合主題,用好年畫與海外僑胞的情感聯結,通過建立基地、活動引領、活用資源,深化僑務工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一是深挖非遺內涵,基地“建起來”。用好中國綿竹年畫村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綿竹年畫發源地的優勢,突出非遺文化傳承、文化交流體驗、鄉村振興成果展示等功能,打造鄉遇畫里文創社區、綿竹年畫展示館、三彩畫坊年畫文化展示區、綿竹年畫博覽園等文化特色功能區域,成功創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成為海外華人華僑了解中華文化的窗口、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
二是深化對外交流,品牌“亮起來”。圍繞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海外僑胞家國情結的文化價值,以年畫為媒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講好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故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僑團僑領,《歐洲新僑網》、美國《新世界時報》、亞視國際傳媒集團等海外華文媒體共300余名海外華人華僑先后來年畫村參訪。成功承辦馬來西亞華裔青少年冬令營、“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夏令營、“青春中華情·圓夢新征程”港澳臺青年參訪交流團等文化交流活動20余次,1500名港澳臺、海外華裔青少年參加,以文化浸潤增強海外華裔青少年、港澳臺青少年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增進世界對中國發展的理解認同。推動綿竹年畫走出去開展民間外交,充滿綿竹年畫元素的《童話竹寶》成功入選北京冬奧會宣傳片,組織綿竹年畫參加美國“歡樂中國四海同春”文化交流、韓國江陵市“國際非遺展演”、法國孔子學院交流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動,讓海外共同感受中國非遺文化魅力。
三是堅持傳承創新,路子“活起來”。以年畫村為核心,建立“1+N”年畫文創技能傳育基地,綿竹職業中專學校“畫里匠心”年畫實訓基地傳承培育“專、精、尖”年畫文創技能人才,向第四屆中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暨“一帶一路”與職業教育國際峰會的外國教育專家展示年畫傳承與中等職業教育融合成果。發揮文化引領帶動優勢,培育綿竹市僑愛道行中學特色“僑文化+非遺”品牌,將綿竹年畫融入已連續12年舉辦的“僑愛頌歌”系列主題文化活動,以非遺文化為載體,大力弘揚僑愛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