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8日電 (王鵬 楊勇)4月17日,2024海峽兩岸嫘祖蠶桑絲綢文化交流會在綿陽市鹽亭縣舉行。
此次活動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先秦史學會、四川省嫘祖文化促進會主辦。海峽兩岸專家學者以嫘祖文化為基點,圍繞根親文化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交流,共同挖掘嫘祖蠶桑絲綢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豐富嫘祖文化的學術價值與研究成果,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鹽亭縣蠶桑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共促海峽兩岸嫘祖蠶桑絲綢文化融合發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劉浩在致辭中指出,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座談交流匯聚思想與智慧,深入挖掘嫘祖精神中蘊含的寶貴思想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嫘祖蠶桑絲綢文化”、絲綢產業發展建設的新路徑,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了海峽兩岸同胞親情,厚植了同根同源理念,助推了鹽亭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希望以此為契機,加大與臺灣嫘祖文化學術交流和絲綢產業合作,持續打造嫘祖文化交流品牌,推動在教育、文化、產業等多方面、寬領域、深層次的交流合作。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顧伯平在致辭中說,嫘祖文化作為炎黃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大民族、大文化、大團結和大統一的獨特內涵,是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和衷共濟、強盛中華的情感紐帶和精神動力。顧伯平建議,海峽兩岸專家學者不斷深化對嫘祖文化相關史料的挖掘整理,深入研究闡釋嫘祖文化的時代意義,進一步擴大嫘祖文化的對外宣傳推廣和傳承弘揚。
交流會現場,與會嘉賓作題為《蠶桑文化系家國情懷,嫘祖精神耀海峽兩岸》《兩岸交流,傳統根源,歷史微探》《從“文化中國”的實踐,強化兩岸的聯結》的主題演講,并圍繞“保護發展嫘祖蠶桑絲綢文化”主題,從嫘祖傳說演變的兩大階段、嫘祖與蠶絲相關聯的緣由、嫘祖蠶桑絲綢文化傳承路徑、保護發展嫘祖蠶桑絲綢文化的現實意義四個方面對話交流,厘清嫘祖文化、蠶桑絲綢產業發展歷史脈絡、為傳承發揚嫘祖蠶桑絲綢文化啟迪思維、提供借鑒。
會上,還舉行了《鹽亭嫘祖蠶桑絲綢文化資源調查與產業提升展望》課題開題儀式。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曹鵬程作課題解讀,表示將全面收集有關鹽亭嫘祖蠶桑絲綢文化的文獻資料及二十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系統梳理鹽亭嫘祖蠶桑絲綢文化資源,精準提煉鹽亭文化符號,推動以嫘祖蠶桑絲綢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鹽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鹽亭縣文旅融合發展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