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7日電 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簡稱鏈博會)在北京舉行。作為全球第一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首屆鏈博會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全力打造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平臺。據不完全統計,本屆鏈博會共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200多項,涉及金額達1500多億元。

首屆鏈博會,四川省貿促會組織10家企業參展,并在博覽會期間舉辦重要配套活動中國(四川)清潔能源國際推廣大會,將鏈博會作為促進四川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服務四川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平臺,讓國內外企業感受四川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讓世界聚焦四川優勢產業鏈條,聚焦四川企業的價值創造。
世界聚焦四川清潔能源發展機遇
11月28日下午,中國(四川)清潔能源國際推廣大會在北京召開,共謀四川清潔能源的聚鏈發展。中國貿促會副會長李慶霜、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林書成,以及美國、英國、德國、芬蘭、土耳其、阿塞拜疆、日本、比利時、烏茲別克斯坦、斯里蘭卡、洪都拉斯等國家駐華使館、貿促機構、商協會代表,中節能、寧德時代、霍尼韋爾等知名企業代表,北京、貴州、云南等省區市貿促會代表參加此次會議。
會上,多位外賓表達了與四川開展清潔能源務實合作、分享發展機遇的意愿。土耳其駐華大使伊斯梅爾·穆薩表示,對四川以及中國的發展速度印象深刻:“清潔能源轉型是土耳其的首要任務之一,我們需要搭建一個更持續、更綠色的未來,也準備好未來跟中國有更深入的合作。清潔能源轉型需要全球所有國家攜手努力。通過更加有效的對話溝通以及政府和企業間的共同協作,才有望實現清潔能源轉型。”

阿塞拜疆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商務代表、特命全權公使特穆爾·納迪羅格魯說,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已成為阿塞拜疆外國投資的重要來源之一,該國與多家在清潔能源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中國企業開展合作,與總部位于四川的中國東方電氣集團的合作有效助推了當地的綠色轉型,“希望在鏈博會上找到更多優質四川企業,一起開展清潔能源相關的項目。歡迎四川企業到阿塞拜疆投資建廠,共同做大清潔能源設備生產制造產業鏈。”

洪都拉斯共和國駐華大使代表瑪麗卡門·奧爾特加表示,該國65%的發電廠裝機容量來自可再生能源,“洪都拉斯目前處于能源轉型的路上,路線圖已經規劃出來,希望在2022年到2026年之間對可再生能源行業大力投資。四川正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利用,我們希望與四川省建立實效性的合作,共同分享經驗。”
英中商業發展中心主席約翰·麥克萊恩注意到,四川擁有豐富的水能、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并且擁有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最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鏈供應鏈之一,“相信英國和四川之間,可以找到相互合作的方式。”
德國駐華大使館能源參贊福力娜說,德國希望在能源領域繼續與四川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得益于水電、風能、太陽能的利用,四川電力結構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四川同樣也是能源創新的重要省份,在水電和制氫領域擁有非常多的技術貢獻。”
四川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阿壩州是四川省清潔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阿壩州投資新能源項目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在中國(四川)清潔能源國際推廣大會期間,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投資開發,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悅接受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將與阿壩州人民政府一起探索合作模式創新,推動阿壩州清潔能源基地綠色能源多元化發展。

該項目是四川清潔能源產業合作的縮影。四川清潔能源豐富,水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48億千瓦、太陽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3億千瓦、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億千瓦,電力供應80%為水電,為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能源支撐。同時,通過清潔能源,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了四川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選擇落子四川,尋求更大發展。
“我們目前正在四川攜手金尚環保,打造可持續航空燃料世界級工廠。”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簡稱霍尼韋爾)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劉茂樹表示,今年5月,霍尼韋爾宣布與四川金尚環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四川遂寧建設年產量30萬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基地。該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可持續航空燃料項目之一。“此前我們拜訪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項目在很短時間就得以落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四川看到更多類似能源項目的部署。”

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云峰表示,2019年至2020年,寧德時代先后與宜賓市政府、四川省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及投資協議。寧德時代選擇四川,主要是考慮到四川特殊的地理位置、新能源產業規劃、豐富的清潔能源、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良好的教育資源、豐富的人才儲備和穩定的人力市場。
朱云峰表示,未來,四川時代將進一步發揮自身技術和解決方案等優勢,持續推動四川鋰電產業行穩致遠。一是持續推動供應鏈本地化,堅持鋰電材料“四川造、四川用”的大方向。二是持續借助四川清潔能源大省優勢,制定綠色電網建設方案,與宜賓一道先行先試建設國際認可的綠電園區。三是深度參與“電動四川”工程,助力四川新能源體系建設、電動乘用車和電動重卡換電網絡構建、電動港口和無人礦山等應用場景打造,為四川零碳經濟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重要支撐。四是全面深化與四川省的戰略合作,包括礦產資源開發、供應鏈完善、科技創新、新能源應用開拓等,助力四川構建綠色、安全、有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四川赴鏈博會“鏈”接世界
首屆鏈博會,四川省貿促會精心篩選了“清潔能源鏈”“綠色農業鏈”和“供應鏈服務”領域的10家企業參展,展示了四川在清潔能源、綠色農業和供應鏈服務方面的發展水平。
清潔能源產業是四川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閃亮名片。“很多客戶在展臺參觀了通威的產業鏈,就了解到通威的硅料、電池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組件產量也具有龐大產能,擁有行業內最完整的產業鏈。”參加了首屆鏈博會后,通威太陽能有限公司(組件)高級工程師鄭建感慨說,首屆鏈博會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知名度,“通過鏈博會,新客戶發現了我們,我們也找到了新客戶,后面可以促成更多合作。”

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全球最大的直驅海上風電機組。該機組葉輪直徑達260米,機組部分由3萬余個部件組成。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7200萬度清潔電能,可滿足4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可節約標準煤2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5萬余噸。
東方風電華南大區總監蒲金柯介紹稱,該公司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鏈博會,能感覺到全國每個省、市、區都對這次博覽會的重視程度,組織重點企業前來參展,這顯示了國家對經濟復蘇、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的決心。”
四川亞聯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亞聯氫能)帶來了“綠氫產業鏈展示沙盤”:風電和光電經過水電解制氫等技術變成氫氣,一部分氣態氫氣轉化成液氫,另一部分氫氣制作成氨。由清潔的電力轉化而來的氫氣和氨也被稱作“綠氫”“綠氨”,并在分布式能源、PTC、加氫站建設等方面有較大的應用前景。
“鏈博會現場匯聚了不同的能源企業,我們收集了相關資料,尋求深入合作機會。同時,我們也向各地政府代表團介紹了公司在制氫領域的技術優勢,他們對氫能產業鏈很感興趣,未來可以在招商引資、產業規劃、頂層設計等方面加強對接。”亞聯氫能副總經理張超祥說。
北京恒泰實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雙碳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張華一行在鏈博會參觀了通威展臺,他們了解了通威從硅料到電池板的光伏全產業鏈。“‘雙碳’背景下,能源結構轉型以及光伏、風電等創新應用是未來趨勢,我們這次專程來了解新能源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在公司后續項目上實現更好的應用。”張華表示。
在綠色農業鏈展區,四川農業企業環太生物受到很多關注,博覽會期間數百位觀眾前來體驗產品、洽談合作,“多位觀眾在品嘗了產品、聽取了介紹后,當場留下聯系方式,表示希望加盟開店。還有不少觀眾提出了合作經銷的想法。”環太生物品牌經理張一凡說。

在供應鏈服務展區,四川商投供應鏈集團展示的能源、糧油、有色等多元化的業務場景及數字化供應鏈綜合服務“商云鏈”,受到生產企業、外貿企業、金融機構等企業的關注。該集團表示,通過鏈博會,結識了新的鏈上企業120余家,具有初步合作意向的18家,后續將持續加強對接,盡快將鏈博會的流量轉化為實際業務成果。未來四川商投供應鏈集團將以“保障民生物資入川,助力川貨出川出海”為使命,當好供應鏈生態組織者,將“商云鏈”建設為服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公共平臺。

四川省貿促會還廣泛動員組織200名采購商、3000名專業觀眾赴京觀展洽談,組織四川企業舉辦主題活動、商務洽談、沙龍、會議、成果發布等活動。四川21個市(州)組團紛紛參加首屆鏈博會。
“樂山市共組織了近200個專業觀眾和采購商參加首屆聯博會,現場與多家參展企業深入溝通對接,達成了多項采購意向。”樂山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樂山是全國晶硅光伏產業的發祥地,高純晶硅產能已經進入了全球第一方陣,正在著力建設中國綠色硅谷,下一步將充分利用鏈博會高質量的客商資源和供應鏈服務優勢,推動更多樂山企業“走出來”,把更多的優質企業“帶回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