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工商聯界別的政協委員請進12345助企熱線提建議,遴選206名青年蓉商代表人士進入全市統一戰線人才庫,政企“蓉易見”、蓉企市州行,這些創新舉措,助力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1月29日,成都市委統戰部公布系列數據:2023年,成都各區(市)縣組織開展統戰部部長與民營企業家“面對面”活動,收集民營企業問題建議800余條,辦結率86.5%;截至2023年11月,全市“萬企興萬村”“興村”項目4465個、投資總額479億元人民幣,公益捐贈5億元,各項數據均居四川第一。
談疑問 提建議
政協委員走進12345助企熱線
頭戴耳麥,敲擊鍵盤,指尖飛舞,快速記錄……成都市“兩會”前夕,16位成都市政協工商聯界別企業家委員走進成都12345熱線,體驗并了解12345助企熱線工作機制。
沉浸式體驗結束后,政協委員和成都市網絡理政辦相關負責人圍坐一起,敞開了談疑問、提建議。現場座談會作為一個傾訴口,也是一個貼近企業、直接解決問題的“問答會”。

一場推心置腹的現場座談會,折射出一年以來成都統一戰線持續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實效。成都市持續開展“蓉商大講堂”暨企業家沙龍、政企“蓉易見”、民營企業座談會等活動,為企業紓困解難;深化民營經濟智庫建設,挖掘企業人才專家資源,圍繞全市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建立“產業智囊團”,為促進產業發展、制定行業規劃提出政策建議。
此外,中共成都市委統戰部深化“1+N”合作機制,梳理最新惠企助企政策,優化政企“面對面”“鍵對鍵”“直通車”等機制;強化金融超市建設,積極推動擴大“蓉易貸”民營企業白名單,推動人才超市深化提能,加強民企用工服務需求對接;助力搭建蓉企全球經貿交流平臺,深入實施“百團千企,抱團出海”行動,組織開展蓉企“重慶行”、蓉企“市州行”,引導民營企業搶抓戰略發展機遇。
4465個“興村”項目
投資總額479億元
青山掩映、綠水環繞,走在成都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的林間小徑上,鄉土中國的詩意撲面而來,建筑內外隨處可見竹編技藝的創造性應用,竹間雅韻滿溢。
多年前,這里還是成都西邊眾多川西林盤中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小村落。而如今,小村落搖身一變成為“道明竹藝村”,不僅被全國所熟知,更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還向世界傳遞著中國村落之美。

道明竹藝村“變形記”背后,是成都統一戰線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切口,更是統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真實寫照。成都市廣泛動員區(市)縣工商聯、商會組織和民營企業,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截至目前,成都市“萬企興萬村”行動入庫民營企業3868家,“興村”總數2053個,“興村”項目4465個、投資總額479億元,公益捐贈5億元。
此外,青年蓉商新力量也得到發展。成都市遴選206名青年蓉商代表人士進入全市統一戰線人才庫;邀請部分青年蓉商進入“同心智庫”,103名青年蓉商擔任市級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