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jjsc > 中國新聞網

四川政協委員聚焦養老服務提質升級 助推“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年01月24日 15: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

  中新網成都1月24日電 (王利文)正在成都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期間,四川省政協委員聚焦“養老服務”“銀發經濟”等話題,為養老服務提質升級積極建言獻策。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四川省60歲及以上人口達1816.4萬人,占人口總量的21.7%,老年人口規模居全國第三。面對人口老齡化新形勢,加快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升級,助推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備受關注。

資料圖為“銀發族”在四川成都東安湖公園銀沙灘結伴滑行。 王利文 攝
資料圖為“銀發族”在四川成都東安湖公園銀沙灘結伴滑行。 王利文 攝

  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3年,四川社會保障兜得更牢。城市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和農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基本成型,孤寡老人關愛行動和失能老人照護行動惠及200萬困難老年人,為137.5萬人次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服務。

  “幫助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內容。”四川省政協委員、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文化藝術學院副院長代曦指出,盡管我國老年人數字生活已有顯著改善,但由于身體機能衰退、主體角色喪失、自我效能感低、家庭支持缺乏和社會認同偏差等原因,很多老年人“望網卻步”。當下,仍有超四成老人不會使用訂票、打車等軟件,因此,需進一步實施網絡適老化改造,幫助老年人積極有效地融入數字生活。

  為切實增進老年人福祉,代曦建議,出臺相關政策推進“老年數字友好計劃”,將“老年人適應數字生活”轉變為“數字生活適應老年人需求”。例如,老人一次登記后,即可通過面部識別,享受交通、醫療、社區養老系統的各類服務并參與各類活動;建議推出老年實名手機定位服務替代各類老年定位設備,多措并舉讓老年人享受數字生活紅利。

  四川省政協委員、資陽市政協主席陳莉萍列舉了一串數據:目前,四川省已建成各類養老服務機構3000余所,民辦機構占比僅36%,社會力量參與程度總體較低,農村基礎設施短板仍然明顯。全省約有147萬失能老年人,護理型床位僅19.8萬張,護理人員僅2.8萬人,失能照護供給能力有較大差距。她認為,未來較長一段時期,隨著四川省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培養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是應有之義。

  對此,陳莉萍建議,要探索一套適應四川、適應深度老齡化社會的人才培養儲備機制。例如,建立養老護理等行業職稱體系,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培養培訓力度,提升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專業水平,通過從業補貼、評比表彰、優待激勵等壯大穩定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完善專業人員職業晉升通道。

  在《關于實施“積極養老”策略構筑高品質老齡生活的提案》中,民盟四川省委會建議,各地老齡政策和養老工作主要聚集于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居等被動接受型養老模式,應把“積極養老”作為養老服務政策制定的出發點,激活老齡人口紅利,鼓勵“老有所為”;有效整合社會資源,保障“老有所學”;正視老齡群體需求,實現“老有所樂”。

  針對老年心理健康服務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會在集體提案《關于加快提升老年心理健康公益服務水平的建議》中建議,夯實老年心理健康公益服務的數智基礎,推動智慧平臺相互賦能,精準覆蓋目標群體。同時,進一步完善老年心理健康公益服務制度,將“時間銀行”儲蓄制度納入立法考量,建立智慧服務分類評價監督制度。此外,要創新老年心理健康專屬服務,支持設立“社區互助社”自組織的同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色婷婷综合激情中文在线 | 亚洲一区婷婷在线 | 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