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月25日電(單鵬 賀劭清 王利文)“科技招商是四川省未來招商的突破點,可考慮將招商節點前移,利用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國家定位,在香港設立四川省科技孵化中心,將四川頭部企業的國際研發部分放在香港、孵化新項目,同時吸引海外科技項目進入孵化中心,疊加四川市場優勢與香港的國際資源優勢,將孵化成熟的項目逐步引回四川落地,進行商業化、產業化,發展內循環市場。”今年四川兩會期間,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西部地區首席代表周宏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2020年到2022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分別為25.5億美元、33.6億美元、35.3億美元,穩居中國中西部第一。2023年,四川實現合同外資531.2億元人民幣、增長100%;實際到位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居中國中西部前列。
在此間舉行的四川兩會上,穩外資受到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四川將“大力招引世界500強、知名跨國公司、行業領軍和小巨人企業,引導存量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引進更多優質外資項目”的目標。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會在一份提案中提出,要加大制造業外資招商力度,優化外資結構,充分利用四川與歐洲國家空中、陸路聯系便利的條件,加大對歐洲制造業企業的招引力度,打造“中歐合作示范省”。
優化營商環境,讓本地資源與項目優勢疊加實現雙贏,仍然是吸引外資最為真誠的舉措。四川省人大代表、內江市委書記鄒自景介紹,內江制糖業發達,“甜味+”產業是該市主導產業之一;內江位于成都、重慶兩大城市之間,該市200公里范圍內輻射人口達2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形成。正是這些優勢條件,促成了天絲集團項目選擇內江。“我們將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落實《內江市鼓勵外商投資支持辦法》,舉辦‘外資企業進內江’等活動,健全企業訴求解決機制,做好服務保障,提振市場對內江的投資信心。”鄒自景說。
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律師、管委會主任曾文忠認為,良好的法治水平可以讓外資企業對在川發展建立積極預期,“四川律師行業正不斷完善國際化服務水平,提高外資對四川營商環境的信任。”
“2022年,畢馬威協助泰國天絲集團落地四川內江,該項目是天絲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投資規模最大、產品產線最多、現代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生產基地。該項目還帶動了高端易拉罐、優質水果加工等各類上下游配套項目投資落地。”四川省政協委員、畢馬威川渝地區首席合伙人譚偉觀察到,當前,外資在轉移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同時,圍繞新型顯示、新能源電池、智能制造等高技術產品增加了投資。“去年6月,畢馬威在成都建成投運在中國的第三個智慧交付中心,我們計劃將其打造為畢馬威在中國最大的智慧交付中心,這充分顯現了外資對四川長期看好的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