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 “謝謝你們這么遠來關心康卓措,她現在走路、跑跳都很好,還經常說長大要當門巴(藏語醫生的意思)。”6月9日,若爾蓋縣占哇鄉羅軍寨村民奪機塔用并不熟練的漢語向德陽市人民醫院院長麥剛表示。
這天上午8點,麥剛一行驅車2個多小時從若爾蓋縣城出發,到占哇鄉看望奪機塔5歲的女兒康卓措,關心她的學習和生活。派駐若爾蓋縣醫院的陳莉醫生專門檢查了康卓措髖膝關節的功能,細心觀察了她的運動狀態,針對她目前的瘢痕和身體生長情況,陳莉向在場的副院長韓楊云詳細匯報,建議密切觀察,同時將與相關專家會診討論,必要時需再進行手術,以松解隨著身體生長發育而生長的瘢痕。
麥剛、韓楊云及同去的相關部門負責人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書包、學習用具、玩具以及衣服送給康卓措和她的兄弟姐妹,孩子們高興極了,一會兒擁抱這些來自遠方的親人,一會兒又情不自禁地打開禮物,還興奮地牽著親人的手,邀請他們到家里做客。
康卓措的奶奶不停地豎起大拇指,嘴里說著“卡卓卡卓”。說起孫女的遭遇,老阿媽激動地說,“要不是你們這些好心人,娃娃早就殘廢了。”
今年5歲多的藏族小女孩康卓措,一直受到德陽市人民醫院員工的牽掛關心,他們親切地叫她“小仙女”。康卓與德陽市人民醫院的故事,要從5年前說起。
2017年6月1日,因父母上山挖蟲草和務農,僅4個月大的康卓措被獨自留在家里。為避免孩子受涼,父母將她放在了火爐邊。結果,年幼的康卓措不慎翻倒,右腿從腳背到大腿、腰部被滾燙的火爐大面積嚴重燒傷。9月下旬,在德陽市、若爾蓋縣相關部門的關心和協調下,康卓措父母帶著她來到德陽市人民醫院接受免費治療。在醫院治療期間,康卓措先后接受了三次植皮和攣縮瘢痕松解手術,以及相關的康復治療。經過手術,康卓措踝關節和膝關節的攣縮瘢痕得到了完全松解,不再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同時,經過康復訓練,康卓措腿部功能恢復正常。手術及康復訓練均達到了預期效果。
故事,其實一直沒有結束。
康卓措第三次手術后,院長麥剛鄭重地向工作人員交代,“今后要長期關注康卓措,讓她健康成長。關心她的學習,資助和鼓勵她考醫學院校,學成后回家鄉若爾蓋做一名醫生或者護士,以感恩之心回報社會。”
自康卓措結束治療回到家以后,不管是長期派駐若爾蓋縣醫院的醫生、護士,還是每年巡診的醫務人員,都會帶著大家的囑托來看望孩子一家。
因為來自德陽市人民醫院的愛,康卓措的命運徹底改變了,與她一樣幸運的,還有許多當地群眾。2018年,德陽市人民醫院在若爾蓋縣醫院建立了創面治療中心,將治療“小仙女”所使用的負壓技術及皮膚擴張技術等帶到若爾蓋,冶療了很多狗咬傷、牛頂傷、燒燙傷等意外導致的難愈性創面。2022年1月,按照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的安排,德陽市人民醫院在對口幫扶若爾蓋縣人民醫院10年的基礎上,簽訂緊密型醫療體協議,建立德陽市人民醫院若爾蓋醫院,并選聘一名骨干任院長,全面開啟兩家醫院跨區域攜手發展的歷程。
正如麥剛所言,“小仙女”和德陽市人民醫院的故事并沒有結束,隨著兩家醫院在管理方面的融合和技術上的同質化,一份穿越時間和空間的大愛將永遠傳承、延續。
(供稿:德陽市人民醫院 石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