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川渝二級甲等以上公立醫院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支持川渝高水平醫院在44個毗鄰地區開展跨區域專科聯盟建設和遠程協作網建設,探索建立川渝兩地Rh陰性血液、血小板等稀缺血液應急保障機制……2月17日,加快推進川渝醫療管理高質量發展暨無償獻血深度融合調研活動在廣安市鄰水縣舉行。
據悉,自2021年川渝兩地聯合召開推動成渝地區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聯席會后,兩地在醫療管理領域不斷縱深推進、縱向改變,攜手共建兩地“健康圈”,更好造福川渝兩地人民。2023年,川渝兩地在醫療管理協同發展合作上又會有哪些新計劃?
記者從會議上獲悉,2023年,川渝兩地將共建臨床重點專科群,聯合啟動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群建設工作調研,推動川渝協同在血液、重癥、口腔、內分泌代謝疾病和罕見病等相關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今年,重慶市還將積極推廣重醫附二院與鄰水縣人民醫院,重大附屬腫瘤醫院和鄰水縣中醫院醫聯體建設成效,推動交叉結對幫扶醫院開展川渝醫療聯合體建設,支持川渝兩地高水平醫院在44個毗鄰地區開展跨區域專科聯盟建設和遠程協作網建設。
在共享檢查檢驗結果方面,川渝兩地將重點推動重慶市中心城區、萬州、涪陵等29個區(縣)和四川省成都、自貢、廣安等15個市相鄰地區開展二級甲等以上公立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控制不必要的重復檢查,減輕患者就醫負擔。通過組建專家團隊,共同協商制定遠程醫療協作網的準入標準、運行規范和服務流程,支持兩地已經審批的互聯網醫院,聯合出臺相關文件,共同支持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交叉利用。在醫院等級、重點專科評審、質控中心評價、大型醫院巡查、院感防控檢查、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救治等7個方面,共享兩地專家庫,實現川渝兩地醫療專家共享。
值得關注的是,川渝兩地還將探索建立川渝兩地Rh陰性血液、血小板等稀缺血液應急保障機制,提高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嚴重自然災害、季節性缺血、血型比例偏型等情況下血液互補互助能力。持續推動采供血信息互聯互通,建立跨區域血液聯動調配信息化系統,實現血液庫存、預警、分析、調度“一張網”。
當天,川渝無償獻血深度合作暨高竹新區獻血屋啟用儀式在川渝高竹新區舉行,這是川渝地區啟動的第一個共建共享獻血屋,對川渝地區無償獻血事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悉,2022年,川渝兩地積極保障血液調配機制,成都、資陽、廣安等多地血站與重慶市涪陵區等血站簽訂《采供血協同發展合作協議》,積極開展采供血業務跨區域合作。依托“血液運輸綠色通道”緊急調撥各類血液,為保障兩地臨床用血需求互供兄弟力量,2022年成渝兩地跨區域調配各類血液達8425.5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