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7日電(周安才)“在今后的民生服務中,將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緊緊圍繞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發展方向,積極推動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強化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醫療服務體系,提升醫療保障水平,切實把老百姓幼有所育、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落到實處。”近日,成都市郫都區紅光街道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如是表示。
近年來,成都市郫都區紅光街道把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作為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猛力強化醫療衛生服務硬件設施投入,下大力引進醫療衛生專業服務人才,用全力做好衛生服務,全方位開展友好醫療單位橫向聯合,出實招豐富醫療為民服務項目,鼓實勁提升醫療為民服務質量,讓轄區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黨委政府“一站式”服務居民、“加速度”直達百姓身邊的“零距離”服務。
據了解,紅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有業務用房面積8900平方米,共有開放床位109張,設有綜合住院病區、24小時急診、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中醫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全科門診和特殊病門診等10余個臨床科室,配置有DR、40排螺旋CT、彩超3臺、宮腔鏡、經顱多普勒、骨密度檢測儀、肺功能檢測儀、盆底康復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呼吸機、除顫監護儀、耳鼻喉內窺鏡系統、眼底照相機、非接觸式眼壓計、電子陰道鏡、利普刀、體外碎石機等設備,并可開展相應的診療項目。
目前,紅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80余人,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45支,通過家庭醫療團隊的具體實施,初步實現了從“以治療為中心向預防為中心”的健康保障方式的轉變,服務模式由原來的等患者上門轉變為主動為城鄉居民服務。
據悉,紅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著力打造“情感上離不開、生活上有關懷、服務上更貼心”的幸福家園,聚焦民生,創新模式,以“服務群眾解難題”為導向,以“改善群眾就醫環境、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為目標,以搞好衛生服務工作為己任,立足中心實際,高標準、高投入、嚴要求、強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廣大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全周期、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先后將合興社區瀾臺府售樓部建起了2100余平米的轄區兒童疫苗接種服務基地,在三觀社區衛生服務站打造成了技能更專業、服務更優良、標準更規范的居民慢病管理中心,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便得到了最及時、最高效、最優質的衛生健康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