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7日電 近日,58歲的王大媽,全身酸痛無力、陣陣發熱,自己吃藥后沒有好轉,于是到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居然確診為敗血癥。就在她治療期間,陸續又有兩位敗血癥患者被收治入院。醫生經過詳細的問詢和檢查后,判斷出三位患者敗血癥的原因是同一個——喝水太少!
啥都喜歡 就是不喜歡喝水
王大媽被確診為敗血癥后,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就發個燒,怎么跟敗血癥扯上關系的?在日常查房中,醫生開始與王大媽聊家常。
王大媽屬于樂觀派,平常喜歡自己下廚。但有一點,不管多咸、多熱,出多少汗,她就是不太喜歡喝水,有時一天一杯水都喝不到。水喝得少,尿也比較少,她還覺得在外出旅游的時候省了很多事。
最近天熱起來了,家里人勸她多喝點水,但她仍沒在意。所以發病之前,她已經出現了尿不出、發熱、全身酸痛無力的癥狀,“我以為是熱重了,還自己吃了點藥下火。”
尿路感染 引發嚴重敗血癥
誰知,這火沒下下來,癥狀卻一點點加重。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許曉梅回憶,她在為王大媽查體時,王大媽明確表示腰桿右邊敲起痛,“血常規、尿常規結果提示,血、尿白細胞都明顯升高。血培養、尿培養檢查,均檢測出大腸埃希菌,確診為敗血癥、尿路感染,而細菌就來源于尿道。”
就在王大媽接受規范的抗感染治療時,又有兩位病人因為相似的癥狀入院。
讓許曉梅哭笑不得的是,三位病人的生活習慣很相似——都不喜歡喝水!這天一熱,出汗多,缺水、缺尿導致了尿路感染,繼而引發了敗血癥。
一般來說,天氣一熱,由尿路感染引發的敗血癥病例會增多。而絕大多數病人是因為發熱癥狀到發熱門診后被醫生發現的,而病人總是對自己的病感覺難以置信。
提醒:尿路感染危害不容忽視
什么是尿路感染:正常情況下,尿路系統是個人的寧靜私人場所,但是當一些不請自來的微小“派對動物”——往往是細菌、真菌,誤闖了尿道、膀胱甚至是腎臟,就會在里頭狂歡,讓人感覺尿包變成了酒吧、里面住進來的還是一群嗨翻天了的不停跳舞的精靈。
尿路感染的癥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尿血、發燒等。尿路感染的誘因主要是久坐、憋尿、喝水少三大壞習慣。坐久了局部溫度升高、有利于養細菌,憋尿、水喝少了,細菌就不容易排出去。
專家介紹,出現尿路感染要及時就醫,許多人習慣自己買藥吃,但不同類型抗生素使用療程不同,用的時間短了治療不徹底容易復發,用的時間長了可能導致其它細菌再次感染。建議到醫院查一下血、尿常規,必要的時候還要做泌尿系彩超、腹部CT、尿培養、血培養等進一步評估病情和指導用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