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31日電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近期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經過醫院多學科專家的全力奮戰和精心救治,一名危重癥孕產婦成功脫離生命危險,母嬰平安。7月24日,成都市新都區衛健局就此次救治工作,在全區衛生系統進行了通報表揚。
7月初的一天,中午12時,正在加班的婦產科副主任李娜,接到了區內基層醫療機構轉診信息,情況緊急,“女性,35歲,急性心衰,重度子癇前期,孕37+6周,瘢痕子宮,血壓196/136mmHg,心率178次/分,彩超提示胸腔積液。”李娜看到信息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放下手上所有工作,利用電話進一步了解到患者的基本病情、發病過程和基層醫院治療情況。
李娜立刻向醫院醫務部報告情況,并組織病區急救團隊成員利用轉診的時間做好救治的各項準備工作。產科住院總程雪花協調床位、全程跟蹤患者在轉診途中的情況,啟動快速反應團隊,通知手術室做好準備。醫務部按照危重孕產婦救治預案,啟動孕產婦搶救綠色通道,快速組織心內科、麻醉科、ICU、新生兒科等科室前往手術室會診。產科救治團隊部分醫生在住院部一樓接診。
12時44分,急救車呼嘯而來,此時孕婦無法平躺只能端坐呼吸,鼻導管吸氧,腹部膨隆,雙下肢水腫,情況十分危急。產科救治團隊接到病人一刻不敢耽誤沖向手術室,手術室救治醫護人員為患者建立靜脈雙通道,等待的婦產科、心內科、麻醉科、ICU、新生兒專家團隊查看病情進行會診討論。“孕婦急性心衰、血壓高、胸腔大量積液,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專家團隊根據病情明確了治療方案。
12時50分,救治團隊在全麻下為患者進行了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中娩出一名活男嬰,體重3450克。最終母子平安,安全出院。
據悉,為加強危急重癥孕產婦院前院內急救有效銜接,順暢危急重癥孕產婦救治流程,此前成醫一附院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組織成立了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質量控制小組,制定了《產兒科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與辦公室人員與職責》《產科急救應急預案》《孕產婦危重癥評審實施方案》等制度規范,建立了院內危急重癥孕產婦就診就診綠色通道、危急重癥孕產婦多學科討論機制。
2024年以來,該醫院組織召開孕產婦危重癥審培訓會暨重點高危孕婦討論會1次、院內產科急救演練1次、新生兒急救演練1次、危急重癥孕產婦多學科討論11人次,為緊急情況下的快速反應奠定了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