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0日電 (吳平華 李媛媛 李雪)育人之基,清廉為要。近日,宜賓敘州區紀委監委攜手敘州區教育系統推動廉潔教育與德智體美勞深度融合,敘州區多所學校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廉潔教育“開學第一課”,讓新學期從“廉”開始,讓廉潔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廉,表意字,是表示屋子里的人雙手把禾苗捆好,收整齊,因此‘廉’就有收斂和約束、自律的意思……”9月9日,金秋送爽之際,敘州區建國實驗小學近2000名學生迎來了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隨著舞臺上大大的“廉”字牌呈現在眼前,學生們將“廉”字拆開、解讀“廉”字含義,并圍繞于謙、焦裕祿等名人故事,表演了《經典作伴,廉潤童心》情景劇。朗誦聲字字鏗鏘,句句入心,將廉潔的種子深植在學生們的心田。

“《經典作伴,廉潤童心》廉潔短劇讓我了解了于謙、焦裕祿的故事,讓我明白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做一個正直、廉潔的人。”建國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游佳瀅說道。
除精心設計的廉潔“開學第一課”之外,建國實驗小學還通過打造象征清廉的竹石景觀小品、紅廉走廊等特色點位,以景“感”人,積極營造學以思廉、學以明智、學以養德的廉潔文化氛圍。走進校園內,紅韻長廊、廉潔長廊、思源池等一處處學生的“紅廉大課堂”映入眼簾,目光所及均是廉潔文化“微”陣地,彰顯著濃厚的文化特色。
“我們在抓實學校黨風廉政建設,樹立良好師德師風的同時,緊緊圍繞‘紅韻映書香廉潔樂一生’的教育主題,以學生教育為重要切入點,通過兩大陣地和豐富的課程活動,引導教師將開展廉潔教育的過程變成自我凈化的過程,推動達到教育好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良好效應。”建國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凌繼端介紹說。
利用開學第一天,上好廉潔第一課,是將廉潔文化教育融入學校建設的生動實踐。同樣,在敘州區南廣學校沙畫社團的“開學第一課”上,學生們通過獨具特色的沙畫課堂,以手為筆、以沙為墨,“沉浸式”感受了廉潔文化的魅力。
“今天老師用沙畫的技藝教我們畫了梅、蘭、竹、菊‘四君子’圖和《于謙:兩袖清風》的故事,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廉潔的意義,告訴了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正直的人。”南廣學校初一學生胡代言表示,在沙畫社團不僅能學到許多沙畫的技藝,還能在實踐中了解許多深刻的道理,自己特別喜歡學校的沙畫社團。
近年來,結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和學校實際情況,南廣學校將沙畫、糖畫工作坊作為載體,巧妙地將廉潔文化融入課堂、融入實踐,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社團活動、勞動實踐中加深對廉潔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并將廉潔文化優秀作品在全校進行展演,真正將廉潔文化在校園內生活化、實踐化、深入化。
“今年以來,我校深入開展‘種廉名師’‘清風班級’‘種廉小能手’‘特色種廉’等活動共計12次,將廉潔文化融入日常校園學習生活,讓廉潔文化可觀、可感、可觸,在校園內營造崇廉、敬廉、守廉的廉潔文化氛圍。”南廣學校黨總支書記陳文權表示,下一步,學校將繼續圍繞“五區育廉,五徑種廉”深入開展“清風潤校·丹心種廉”活動,促使廣大學生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
一花獨放不是春。近年來,敘州區將“清風潤校·丹心種廉”活動作為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創新活動載體,以多種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校園廉潔文化活動,幫助師生根植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構建出學生、教師、學校、家庭、社會“五位一體”格局。目前,全區11余萬名中小學生通過不同形式同上廉潔課,159所中小學校通過師生互動、家校共育的社會輻射功能,帶動全社會傳播正能量、傳遞廉文化,勾勒出了一幅廉潔文化的絢麗畫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