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2日電 (吳平華)21日,國際癌癥患者關愛公益項目“薰衣草花環”乳腺癌和宮頸癌患者關愛活動在成都舉行,旨在通過多方力量幫助女性癌癥患者提升生活質量。同期參加媒體圓桌會的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科腫瘤放化療科尹如鐵教授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劉春萍教授建議,預防宮頸癌和乳腺癌應早篩早查早治。
尹如鐵教授和劉春萍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乳腺癌和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兩種惡性腫瘤,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22年全國癌癥統計報告顯示,全國每年新發乳腺癌和宮頸癌約35.72萬例和15.04萬例,死亡約7.50萬例和5.57萬例,給女性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
目前,不論是乳腺癌還是宮頸癌發病均呈現年輕化趨勢。資料顯示,全國15-44歲的宮頸癌患者比例逐年上升,而40-60歲的宮頸癌患者比例有所下降。年輕乳腺癌患者發病率每年增加約2%。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40歲的乳腺癌患者約占比14.9%,<35歲的患者約占6.5%。
“女性接種HPV疫苗是預防HPV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宮頸癌一級預防措施。HPV疫苗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疫苗。現在國家批準的HPV疫苗適用人群是9-45歲的女性,而且是越早接種越好,低年齡段的只需要接種2劑,衛生經濟學指標也很好。”尹如鐵教授說,不論是宮頸癌還是乳腺癌,越早治療,預后越好。早期通過手術治療,中晚期采取化療、免疫等綜合治療手段是臨床上無可爭議的主要治療方法。
劉春萍教授表示,雌激素和乳腺癌發病息息相關,現代生活中,女性精神壓力過大或者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晚婚晚育未哺乳,都可能導致女性雌激素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從而對乳腺產生不良影響,最終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劉春萍教授建議年輕女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態平衡,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同時定期進行乳腺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宮頸癌和乳腺癌的治療手段日益豐富,從過去的傳統的手術、化療較為單一的治療,到如今涵蓋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體系,宮頸癌和乳腺癌過去作為“紅顏殺手”,現在已經不再猖獗,患者生存時間顯著提升,進入慢病化管理時代。
兩位教授表示,近些年來,隨著大眾對乳腺癌和宮頸癌早期篩查日益重視,臨床治療手段不斷推陳出新,乳腺癌和宮頸癌逐漸進入慢病化時代,患者生存期明顯延長,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最后,兩位專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尤為重要,同時,應加強營養和合理體育鍛煉,改善、增強體質,增加谷類食物、優質蛋白的攝入,避免油炸煎烤、腌制食品,飲酒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