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3日電(王爵)近日,在2024年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年會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手術中心劉進教授、宋海波教授團隊研發的“維思模”可穿戴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榮獲科學教育展評比第一名。這是二十年來,中國麻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轉化成果首次獲得第一名稱號,這是我國醫療科技領域的一項重要突破,也是國際醫學界對我國創新能力的高度認可。

據了解,維思模可穿戴超聲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成果轉化之一,“維思模”可穿戴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研發,旨在解決傳統超聲監測中存在的問題。現有醫用體外超聲探頭一般為非固定式結構,需要醫生手動固定探頭以獲取穩定的超聲心動圖像,這種方式不僅耗費人力成本,增加臨床診療費耗,而且影響多學科團隊決策效率。而“維思模”通過其可穿戴設計,固定在患者手臂上,解放了醫生的雙手,優化了結構,解決了傳統超聲探頭無法固定、無法連續監測的問題。

該設備具備二維B超成像、彩色多普勒超聲成像、頻譜多普勒超聲成像、M型超聲等常規超聲成像模式,與常規床旁便攜超聲所配置的功能基本等同。它能夠實時監測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據劉進教授介紹:麻醉工作越來越注重圍麻醉手術期的危急重癥快速診斷、救治和積極預防。經體表超聲越來越多應用,可實現“從頭到腳”基本臟器的功能監測。團隊首創可穿戴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使得麻醉監測更加“連續無創”.....這些技術的發展彰顯了麻醉學持續創新,也見證了不懈的探索與進步。
宋海波教授說:維思模團隊十余年致力于醫學可視化賦能與建設。“維思模”的獲獎,是以北美為代表的全球麻醉界同仁對華西醫院科技成果轉化團隊的肯定,也是對中國醫療科技創新能力的肯定。愿華西維思模轉化醫學成果享譽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