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30日電 (譚文婷)血液透析是尿毒癥患者主要治療方式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有效透析的必要保證,因此,動靜脈內瘺被稱之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而患者在維持性血液透析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動靜脈內瘺閉塞、狹窄、血栓形成等情況,導致供血不足,影響正常的透析進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日,成都京東方醫院腎臟內科成功自主開展了1例動靜脈內瘺球囊擴張術(PTA),為透析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01 緊急!
50多歲的大叔內瘺閉了
體重暴增7公斤
上周四的一個早晨,50多歲的張大叔(化名)來到了成都京東方醫院腎臟內科透析室。他是這里的“老病號”,而且對于治病比較“隨性”,早就該過來治療的他上次“請假”了,于是,這些他帶著新增的將近7公斤的水來到透析室。
負責上機的護士經常和張大叔打交道,已經對他很熟悉,看著他這么多的水負荷,未曾多想,很麻利地打好了針,直接一針到位,但是接好管路卻引不出來血,回抽確實有血,但是速度慢,調針無改變,她用聽診器一聽:“壞了,瘺口沒有血管雜音”。
這可不是一個小事情,血透患者一旦發現內瘺震顫感消失,觸診血管無震顫,聽診無雜音,有時可伴有局部疼痛、觸及局部血管硬結,就要盡早處理,最好在48小時內治療,即使是夜間發現了,也需要立即趕到所在醫院。
護士立即電話通知腎臟內科的通路醫生盧丹:“患者內瘺閉了,今日體重增長接近7公斤,怎么辦?”
當天早上正在家輪休的盧丹醫生接到電話后,迅速往醫院趕,并制定解決方案:盡快超聲確定血栓情況!盡快辦理入院溶栓治療!
02 快速!
神奇“一陽指”讓內瘺再通
盧丹醫生到院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了內瘺溶栓、切開取栓、內瘺重建、PTA可能性,帶著溶栓物品和家屬,第一時間找到超聲介入主治醫師楊波,完成血管評估,發現瘺靜脈血栓形成。

血栓范圍在5厘米內,且閉塞段無明顯血管膨大,血栓量不大,位于吻合口附近,結合彩超定位,盧丹醫生與家屬溝通后嘗試先“手法按摩”再通。在“一陽指”的奇跡下,內瘺再通。張大叔贊嘆地說:“醫生,你太厲害了!”

03 新技術!
超聲引導下PTA——讓透析“生命線”不減速
內瘺雖然通了,但是盧丹醫生敏銳地察覺到:摸到的瘺血管搏動多于震顫。超聲復查證實了她的擔憂:流出道還沒有1毫米,阻力指數0.79。
“張大叔,現在通了,但是你血管狹窄嚴重,怕維持不久又要閉,建議用PTA擴一下?”盧丹醫生說。
動靜脈內瘺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是一種微創的血管介入治療技術。在操作過程中,醫生會在超聲的實時引導下,將球囊導管經皮膚穿刺插入到血管的狹窄或閉塞部位。隨后通過向球囊內注入肝素鹽水使球囊擴張,從而將狹窄的血管撐開,改善血管的通暢性,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流。張大叔爽快答應,一系列指征、并發癥溝通下來,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于是,治療開啟綠色通道,腎臟內科的馮兵主任迅速協調科室的醫生護士支援,超聲科、介入科、藥學部也積極支持。成都京東方醫院第一臺多學科超聲PTA開始了。

由于血管確實太細,經過反復多次的擴張,1小時之后,盧丹醫生才摸到內心設想的血管震顫。復查血管超聲,狹窄解除,無明顯血管破裂,血流量大于500毫升/分,明顯改善,成功挽救了張大叔的透析“生命線”。
科普時間:
一、動靜脈內瘺突發閉塞原因:
(1)包括但不限于低血壓、過度脫水、高凝狀態、穿刺部位不適當壓迫、血管局部感染等;
(2)特別是已存在血管通路狹窄(血流量不足、靜脈壓高/壓迫時間延長、再循環引起的透析效率下降)的基礎上,合并上述誘因時容易發生閉塞。
二、緊急處理方法:
(1)專科醫生體檢以及超聲影像檢查評估,可有效判斷閉塞部位、血栓的起止、血栓量估算;
(2)早期的量少的血栓可手法按摩;
(3)72小時內,最好6小時內,除外出血等禁忌癥,可超聲引導下內瘺穿刺尿激酶藥物溶栓;
(4)根據血栓位置,DSA/超聲PTA介入治療;
(5)外科手術取栓/Fogarty導管取栓/活檢鉗取栓+PTA介入治療;
(6)外科手術取栓+內瘺重建治療;
(7)治療、去除血栓形成的病因、誘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