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2日電 (記者 賀劭清)北京師范大學兒童閱讀與學習研究院教授伍新春團隊聯合兒童成長數字內容平臺叫叫22日在成都共同發布叫叫兒童中文閱讀能力測評體系,以專業科學的測評體系助力家長及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兒童的閱讀能力,為科學提升兒童閱讀能力提供重要支撐。

據了解,該兒童中文閱讀能力數字化測評體系以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框架為基礎,緊密結合新課標對孩子審辨式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求,并融合叫叫超千萬用戶閱讀行為習慣數據和北京師范大學伍新春教授團隊近三十年的學術研究而來。
該測評體系根據閱讀加工的思維過程,從淺到深細化了閱讀理解中的四個層次,即信息提取、直接推論、理解整合、評價鑒賞,其中,信息提取和直接推論是較為基礎的閱讀技能,往往與識字等底層語言能力關系更為密切;而整合信息和評價鑒賞是較為高階的閱讀技能,更加體現出思辨性思維等高階的思維能力。
“閱讀不等于簡單的‘讀書’,不應僅盲目追求閱讀數量,更應該注重閱讀質量和針對性,進行科學閱讀。”伍新春教授表示,如何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讀到合適的文本,除了對文本難度進行分級,更難的是評估孩子的閱讀能力。通過測評孩子的中文閱讀能力,不僅能讓孩子讀到適合自身的讀本,提高閱讀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還能夠更科學有效地評估孩子的閱讀進步和成就。
近年來,兒童閱讀深受家庭及社會重視,家長作為孩子閱讀的重要領路人,卻常常因不了解孩子真實閱讀能力而難以針對性為孩子提供指導。
在發布會現場,伍新春教授表示,閱讀不僅是語言學習的核心,更是學習的基石。國內外大量的研究和實踐都已證明,強大的閱讀能力是孩子學習力的核心。特別是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是孩子閱讀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在此期間積累的閱讀素養,將對孩子今后的學習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父母必讀養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惲梅表示,在長期的家庭教育研究中發現,大部分熱愛閱讀的孩子,語言的豐富度都會更高。閱讀對孩子的認知能力、共情能力、想象力等都具有長遠的影響。通過專業的閱讀能力測評可幫助家長為孩子量體裁衣整合閱讀資源,搭建更有針對性的閱讀支持系統。
圍繞如何科學提升兒童閱讀能力,與會專家認為,想要解決這些難題,離不開家長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認知能力發展階段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尊重。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為考試而閱讀,為考出高分而閱讀,這樣的閱讀是錯的。”閱讀的目的應該是完善自我,家長在引導孩子閱讀時,除了重視閱讀的教育意義,更要重視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
叫叫內容研究負責人甘薇介紹,為了讓孩子對閱讀有興趣,叫叫堅持對內容進行分級,通過合理的內容階梯讓孩子讀到適合的圖書。推出此兒童中文閱讀能力測評體系后,將對培養兒童興趣,提升兒童閱讀能力提供更大的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