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日電 (馮耀丹)近日,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召開以“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AI賦能課程建設,助力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題的2024年度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會。會議總結了學校2024年教育教學成效,謀劃AI賦能課程建設,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校長晏世經作了題為“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AI賦能課程建設助力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題報告。他充分肯定了2023年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會以來學校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闡釋AI時代下高等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學校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的目標任務和主要舉措。晏世經說,學校11個本科專業上榜軟科2024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建設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應用型品牌課程,《智能會計》《Web應用程序開發》獲批四川省本科高校應用型品牌課程,《工程估價》(第五版)獲批首批四川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晏校長指出,面對AI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全校上下必須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堅持目標導向,形成標志性成果。學校將按照“分步實施、重點推進”原則,5年內形成一批對學校發展、學科專業布局有較強支撐作用及示范引領作用的“AI+”應用場景典型案例、“AI+”課程,并開展“AI教學示范教師”評選。

主題報告后,教師代表緊扣會議主題作交流發言。電氣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田巧玉聚焦AI知識和工具與課程體系融合,分享AI賦能電子類課程建設的有效應用經驗。藝術學院視覺傳達教研室主任鐘遠波結合實踐案例,分享人工智能賦能設計類課程教學的創新探索。計算機學院人工智能教研室副主任付春龍分享了 AI大模型貫穿教學全程、提供豐富教學資源與支持的應用經驗。外國語學院肖蕾老師聚焦新文科背景下智慧教學實踐,從教、學、評三方面分享智慧工具助力文科類課程教學創新,為智慧課程建設提供多維視角。
本次大會特邀清華大學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副主任程祥鈺、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嚴斌宇、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副總裁潘守東分別作題為《人工智能在通識課教學中的應用——以清華大學“寫作與溝通”課為例》《計算機類一流課程的AI賦能升級探索與實踐》《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趨勢與探索》的專題報告。三位專家聚焦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在報告中運用大量數據、案例,結合相關政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介紹了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實際應用前景,對我校探索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和智慧課程建設具有啟發、指導和借鑒作用。
最后,會議主持人何志偉副校長表示,本次會議緊緊圍繞“數字化轉型下AI賦能教育教學錦江學院何為”這一命題,通過主題報告、交流分享、專家報告,為學校把握時代要求推進數字化轉型、AI賦能教育教學統一了思想,明確了目標,形成了方案,部署了任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