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3日電 (記者 賀劭清)四川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舉辦的“生物科技應用助力鄉村服務學習”活動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和德陽市順利開展。歷經十載砥礪奮進,這一項目以豐碩成果展現了川港高校協同創新、以生物科技及不同領域助力鄉村振興的亮眼成績。

十年間,兩校師生團隊扎根四川鄉村,與當地家庭農場主、合作社成員及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開展面對面交流,傾聽一線聲音,精準把脈鄉村發展難題。
師生們考察各個家庭農場種植技術、針對性地提出了引入先進農業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土壤墑情、智能農業應用,精準施肥灌溉,提升農產品品質與產量的建議;針對不同園區糧油加工企業生產效率、產品附加值等問題,建議企業引進智能化加工設備,開發糧油深加工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
十年來,兩校師生共提出多條有關鄉村振興的建議和意見,為當地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許多建議被當地家庭農場和相關部門采納并付諸實踐,助力鄉村走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本次活動不僅為四川鄉村帶來了先進的生物科技理念和應用技術,還搭建起內地與香港高校師生交流的橋梁,促進了兩地文化的融合與相互理解。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作為兩校共建的學院,持續推動兩地青年學生在交流中深化友誼、共同成長。同時,活動長期得到教育部“港澳與內地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的支持,德陽市委統戰部、德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為活動順利舉行提供了大力協助。
通過十年的實地調研與服務學習,兩校參訪師生收獲滿滿。他們見證了中國農村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嶄新面貌,切實了解了四川鄉村建設風貌與產業發展狀況。在實踐過程中,師生們將所學專業知識與鄉村實際需求相結合,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收獲了豐富的農業知識與寶貴的實踐經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