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月19日電 (記者 王鵬)四川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19日上午舉行,四川省政協委員、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周濤走上通道,談及如何使各種數據互聯暢通,從而更好支撐數字經濟發展。

2024年,四川省數據局正式成立。周濤稱,該機構成立的核心目的是解決數據怎么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來發揮價值。他表示,四川省數據局成立后,努力和變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頂層設計,讓好的政策上下貫通支持整個四川數字產業生態建設;二是中間層,找到數據發揮巨大價值的場景,建立必要的平臺,讓數據真正能夠更高效發揮價值;三是基礎層面,四川到底要建什么樣的數據基礎設施才能有力支撐開展數字經濟活動。
談及如何解決“數據孤島”“數據煙囪”問題,周濤認為,一方面要做好數據的標準設計,讓數據治理都有標準,這樣不同平臺的數據可以融合起來,發揮更大價值。此外還要在政策上明確數據權屬是什么,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機構可以怎樣用數據、用到什么層面,這些明確之后才能安全用數據。“還要建一些平臺,包括省上數據要素流通平臺、地市數據要素流通平臺,這些平臺之間上下游來回交換數據,這樣效率才高,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周濤看來,除了技術措施,還需改變面對新興事物的心態,尤其是在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要尊重市場規律,敢于先行先試,出了問題再及時糾正。
周濤表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日新月異,面對這些新興的戰略性科技挑戰時,可以學習借鑒蛇的智慧,“蛇在生長過程中要經歷很多次蛻皮,每次蛻皮要丟掉自己一部分,這是很痛苦的過程。但是,不是丟掉全部,只丟掉一小部分,主體力量還是留存,也會變得更有力量。這也激勵我們在思維上新陳代謝,用這種力量面臨新科技的挑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