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9日電 (代致誠 李爽) “這段時間,我們每天給魚喂3次料,主要以黑水虻、墨西哥玉米草、苦菊草為主。”4月17日,巴中市平昌縣澌岸鎮永淀農業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技術員王飛一邊忙碌著一邊高興地介紹。

陽光下,一排排陸上養殖池排列井然有序,撒一瓢飼料,水面瞬間開了花,烏黑的小魚紛紛搶食。
據悉,永淀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占地80畝,目前主要養殖鱸魚、甲魚、鴨嘴魚、鱖魚等7個品種,采用山泉流水養殖,今年預計銷售2萬斤,產值50萬元。
而在2公里外的梭灘村生態魚塘,養殖戶陳訓華正劃著小船,歡快地撒著漁網,網內的魚兒跳躍著、翻滾著,濺起層層水花,一派豐收繁忙景象。
“預計今年銷售成魚1.5萬斤左右,現金收入10萬余元。”養殖戶陳訓華介紹,他主要通過自產自銷的方式,采用臺網、粘網捕撈,利用趕集日投放到周邊鄉鎮銷售。
據了解,澌岸鎮因地制宜,充分運用轄區良好的水域條件,發展生態水產養殖,既保證了農業生產用水,又增加了村民收入。截至目前,全鎮共發展規模養殖戶12戶,水域面積530余畝,預計年產值230余萬元。
近年來,平昌縣充分挖掘自然資源優勢,盤活閑置土地,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渠道,進一步激活農村資源要素,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