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汶川:頭季蔬菜迎豐收 菜農田間采收忙
2024年05月29日 11:07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9日電 (伍排勇 楊玲)“凌晨三點我們就開始收萵筍了,現在就剩下這塊地了,預計在9點鐘就能出發到成都,趕個好價錢。”5月28日,走進汶川縣綿虒鎮碼頭村民李長明家的萵筍地,一茬茬萵筍長勢良好,迎來了豐收采摘季。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田間種植的萵筍全部采收并打包裝車,勤勞的村民們凌晨三點便打著手電筒開始收割萵筍。

村民采收萵筍。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村民采收萵筍。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最近,李長明家種植的“頭茬”蔬菜萵筍迎來了豐收,五十多位前來幫忙的村民,分散在田間地頭,大家三五成群手持鐮刀,肩背背簍,忙著采收,奏響了新一年蔬菜的“增收曲”。

  地里的大部分萵筍已經被成功砍倒在地,村民正在分工配合,忙著分揀打包。為了提高采收的效率,村民們利用鋼管焊接了打包專用的秘密“武器”。

  “這個農具很實用,我們也是在打捆的過程中摸索出來的!比n筍打捆的現場,只見大家將一棵棵萵筍整齊碼放在支架上后再利用膠帶將萵筍一捆捆扎緊,李長明說,以前長時間彎腰打包,大家容易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疾病,在一次偶然間,大家發覺搭個支架既不用長時間彎腰也可以自由打包,提高了不少工作效率。如今幾乎每家每戶都自制有這種用于萵筍采收的秘密“武器”。

村民采收萵筍。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村民采收萵筍。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地里的萵筍砍收完成了,村民們一邊打包,一邊將成捆的萵筍利用背簍搬運到路旁停放著的幾輛運輸車上,進行整齊裝車。青山綠水間,大家哼著勞動號子,場面聲勢浩大,臉上更洋溢著豐收的笑容。

  “今年的產量每畝地在1萬斤左右,市場價格這幾天在2元左右,今天三車萵筍估計能賣到十幾萬,這一季萵筍還是豐收了!崩铋L明說,今年第一季萵筍種植迎來了豐收,過幾天全村萵筍采收完了,就可以進入第二季青椒的種植。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管護下,這段時間正是碼頭村頭季蔬菜萵筍上市采收的時節,村民也是互相幫助,挨家挨戶輪流采收,由于這里特殊的氣候條件,蔬菜的質量好、品質高,深受成都市場青睞。

  “我們碼頭村的‘龍潭牌’萵筍也是遠近聞名,在成都市場上也是叫得響,今年全村共栽種了800畝,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預計大家都能增收!本d虒鎮碼頭村黨支部書記楊忠富介紹,多年來村民在土地上大做文章,打響自己的品牌,而為了讓村民能夠實現增收,村兩委也積極與客商對接,除了供應成都市場,這些蔬菜還將通過批發商被運往全國各地,送進千家萬戶的餐桌。

  據悉,近年來,綿虒鎮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土”資源、放大“特”優勢,通過建基地、延鏈條、樹品牌,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并通過積極申報州級現代蔬菜產業園區,鼓勵村民發展高產、高效、優質的蔬菜產業。目前,草坡蔬菜園區的耕地面積為5908畝,其中種植蔬菜和中藥材的產業套種面積為4022畝。在多年的發展中,園區通過探索發展綠色蔬菜“抱團取暖”訂單農業發展模式,形成了以蓮花白、萵筍、青椒、白菜等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并通過種養循環、農牧結合、農林相融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我們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目前,我們初步建立了‘合作社+農戶’‘企業+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聯農帶農模式!本d虒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與成都大蓉和餐飲公司簽訂訂單協議,創新“有機農產品+綠色餐飲”“特色農產品+伴手禮”等產業發展模式,預計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3880萬元,其中主導產業產值2660萬元。(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无字幕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专区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