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6日電 (孫學強)“還有30多天蜂糖李就成熟了,眼下正處于蜂糖李壯果期,要及時除草,避免雜草與果樹爭肥,及時對過長枝摘心,對過旺枝扭枝、拿枝、拉枝等,竭力促進次年成花結果。要防治桃蚜蟲、蚧類、桃蛀螟等。繼續預防細菌性穿孔病、黑腐病。”在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江田村蜂糖李基地園里,人大代表古幫澤正在為群眾開展蜂糖李管理指導培訓。

今年已經53歲的古幫澤,是上馬鎮江田村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最喜歡看的就是農技方面的書籍與農業電視節目,因此對農業方面的各類技能技術,都有所了解,可以說是一位“土專家”。作為人大代表,古幫澤積極發揮代表作用,帶頭創辦專業合作社,學習種養技術,他總是帶頭干,爭先干,成功帶動了村民發展的積極性。
2005年,古幫澤開始試種食用菌、蜜梨、水蜜桃等經濟作物,2006年又種植了3000株桂花,房前屋后、自留地、承包地變成了一個水果生態園林。他在林間放養烏骨雞和馴養野雞,以此為基地創建了“永寧生態農業園”。經過多年的摸索,他探索出了一套“上果下禽”的種養方法。闖出了一條致富之路,他也成為當地有名的“土專家”人大代表。
2007年,古幫澤發動成立了瀘州市第一個生態禽業專業合作社,2010年成立杉樹灣生態禽業聯合黨支部,古幫澤當選為黨支部書記。當上支部書記的古幫澤干勁更足,經常奔走于田間地頭,免費為村民提供信息和技術指導,還免費提供蜜梨等優質苗木,成了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2015年,納溪區開始建設納溪電子商務中心和“趕場天”電商平臺,通過出臺政策、配備專業人員、撥付保障經費等方式,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支持力度。就在納溪區建設電商中心“趕場天”電商平臺的同時,古幫澤任理事長的杉樹灣禽業合作社也成功注冊了自己的“林間鳥”平臺,把綠殼雞蛋直接推廣到網上銷售。
2017年在上馬鎮黨委政府支持下,古幫澤聯合江田村兩委跑市場、搞調研,2018年正式啟動江田村蜂糖李示范產業園建設,現栽種蜂糖李3000余畝,投產1000余畝;實行“支部+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調動群眾熱情和干勁,把黨員、人大代表聚在產業、讓群眾富在產業。近年來,種植戶最高畝產量1200斤,最高收入達5萬元。
古幫澤通過自身經營種養殖30余年實踐,摸索了一套“上果下禽”的生態種養成功經驗,圍繞“林下雞”產業“養、加、銷”全產業鏈建設,采取政策驅動、科技推動、龍頭帶動等措施,加快推進“林下雞”標準化生產基地和“杉樹灣”品牌建設,構建起“合作社+專家+基地+農戶”發展格局,建成示范生產基地23個,標準化育雛中心1個,流水線加工廠1個。組建青年電商團隊,通過直播帶貨、新媒體平臺擴大宣傳等方式,變流量為銷量,促進“杉樹灣”“林間鳥”產品朝電商化和品牌化發展。
如今,他一邊通過專合社帶動農戶發展產業,一邊利用自己的電商網絡為農產品打開銷售市場,把群眾所求當自己的事,努力奔走,帶頭干,作示范,用自己的情懷擔當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引領幫助“小農戶”對接“大市場”,有效提高了特色農產品生產經營質效,促進了產業的健康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