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綿陽北川:“小藍莓”催生鄉村振興“致富果”
2024年06月14日 15:42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4日電 (張延)當下正是藍莓采摘的時節,在綿陽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福田里”藍莓產業示范園里,連片翠綠的藍莓樹枝頭掛滿藍莓,每一顆都包裹著薄薄的白色果霜,散發著誘人的果香,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采摘品嘗。

綿陽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福田里”藍莓產業示范園。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綿陽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福田里”藍莓產業示范園。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哇!這里的藍莓個頭好大,味道又甜!薄艾F摘現吃,不虛此行啊!”……6月10日,在藍莓產業園里,游客們戴著遮陽帽,挎上小籃,與采摘工人廖碧厚一起穿梭于園中體驗采摘的樂趣,感受水果的鮮甜,昔日靜謐的果園里充滿了歡聲笑語!皝肀贝ú烧{莓,是我和家人、朋友每年的固定活動。”專程從綿陽過來的張女士樂呵呵地說道。

  2021年,依托北川-柯城東西部協作,北川利用永昌、漩坪等鄉鎮的撂荒地,在福田村建起2300余畝“福田里”藍莓產業示范園,在漩坪鄉建起420余畝藍莓種植基地。2024年,“福田里”藍莓產業示范園預計鮮果產量達400余噸,實現綜合收入1100余萬元,自今年5月20日藍莓采摘季啟動以來,藍莓產業示范園已累計接待2萬余名游客,實現入園收入100余萬元。

  “我將自家30余畝土地以每畝500元一年的價格租給奕米生態公司,同時又在藍莓產業示范園從事除草工作,每個月有1600多元的工資收入,在家門口就能長期掙錢。”北川縣永昌鎮福田村村民廖碧厚說。

  福田村留守人員多、村集體收入薄弱,針對這樣的問題,北川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創新形成“五金帶農益農”機制,通過流轉土地收“收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委托管護“得酬金”、股權量化“分紅金”、產業帶動“賺現金”的方式,實現公司有發展、群眾有收入、村集體有收益的多重效益。

藍莓產業園內成熟的藍莓。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藍莓產業園內成熟的藍莓。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福田村每年收取土地流轉金115萬余元,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6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組織近三年累計分紅70余萬元。

  同時,北川依托園區冷鏈倉儲為中心,采用冷庫分揀裝箱+冷鏈運輸直達運送模式,實現藍莓采摘到市場銷售不超過36小時。“2023年,我們生產的90余噸藍莓鮮果搭乘‘冷鏈物流’快車直銷成都、重慶、杭州等地區,拓寬了藍莓銷售市場。”北川奕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伍清容介紹道。

  藍莓產業園不僅吸引周邊游客體驗采摘樂趣,還吸引福田村在外青年返鄉創業,經營農家樂。每到藍莓采摘季,周邊十余個農家樂時常游客滿座。

  “今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收入差不多有60余萬元!鼻鍤g小院負責人鄒繼清高興地說,2022年回村時,發現村里正在發展特色產業,嗅到商機的她,便把自家小院改造成了鄉村民宿。

  近年來,北川以推動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為主題,聚焦貫徹落實綿陽市委推動全市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相關要求,深入挖掘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茶葉、精品水果等特色農業產業,構建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打造農文旅精品線路,不僅豐富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壯大了集體經濟,更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2023年,北川建成林草中藥材基地43萬余畝,年產各類中藥材達6.5萬余噸,茶葉面積達9.2萬畝,加工產量1650余噸,高山果蔬面積達17萬畝,產量24.5萬噸。(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福利 |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 |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乱码首页 | 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看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